第323章 吓住了(2 / 4)

张汉光看了看表,“但是你说的,绝对放不了”

两个小时,应该够用了。

李定安点点头“先看东西”

曲中书开了五辆车,带了三十多号人,把温有全的别墅清了个底朝天。

不管真的假的,新的旧的,一骨脑的拉了回来,连一楼的红木茶几和桌椅都没放过。

人手不够用,没时间整理,先放在了会议室。

大大小小、横七竖八,堆的像是仓库。

三人进了门,曲中书猛的一顿,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好多人,男男女女十多号,全穿着白大褂。

有两位物证科的同事,有四位省博的研究员,何安邦和马献明也在,但剩下的近半他都不认识。

闹哄哄的,就像进了菜市场议论声、键盘声、机器“嘀嘀嘀”,“嗡嗡嗡”,响个不停。

再一细瞅大大小小七八台,摆在物证室中间。

好家伙,这是进了检验中心吗

何安邦正在做实验,在电脑屏幕上点来点去。旁边是两台柜式机器,大约半人高,都带着屏幕,上面显示一堆他看不懂的数据。

这玩意,没见过啊

“老张,这什么机器”

“同位素色散射线荧光分析仪”

曲中书愣了一下“啥”

“同位素射线仪”

张汉光狐疑的看着他,“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他当然知道,案卷中经常会提到经某某中心同位素检测,物品大致年代为哪一年,具体成份为

问题是,真家伙是第一次见。

曲中书目光急扫“这是脱玻仪,这是热释光这又是什么”

是一台长的像特大号的哑铃一样的仪器,正在“嗡嗡”的转,他也不认识。

“强磁计”

曲中书一个后仰。

这个他也知道,但同样的,第一次见。

和之前那件同位素射线一样,两件机器都是由航空科技延伸而来,两年前基本实现国产,才应用艺术品于断代领域。

不是一般的准误差不会超过五年。

也不是一般的贵,但贵的不是机器,更不是技术,而是指纹数据库。

打个比方要检测一件明代官窑,数据库中就必须要有明代各个时期有关瓷土、坩泥、釉料、颜料等等方面的数据标本。

标本不可能凭空而来,当然要反反复复的实验、论证。

那实验样本又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真正的明代官窑瓷片上面取样。

瓷器还好点,可以找碎瓷,找不到再用完整的瓷器。最操蛋的是字画和古籍,这玩意到哪里找碎的去

只能从完整的真迹上面取样,但一取样,好好的真本也就成残件了,价格一落千丈。

而且样品要足够多,再打个比方南宋从建立到灭亡不到一百六十年,但建立相对完善的字画类指纹数据库,需要的实验样本一百幅起步。

不夸张,数遍全国,也就国博和故宫有这个底气一是东西够多、够全,二是以陈列和展览为主,相对不怎么注重经济价值,残了也照样能摆。

所以,有相关技术的单位挺多,但有数据库的,全国只有两家国博和故宫。

包括各省市公安机关办案,如果普通的c14,热释光、脱玻仪等方法无法判断,就只能送到公安部物证检测中心,公安部先自检,有了数据再协调国博或故宫,借用他们的数据库对比。

难不难不说,不是一般的慢,从送检到有结论,半月都算快的。

骤然间在自家单位看到传说中的高精尖,就像见了大熊猫。

“要仪器给仪器,要人给人,张处长,你可以啊”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