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首领忙跪在香拳跟前禀报“报告盟主大人,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刚才约摸有一柱香的光景之前,小人忽然发现沃日河对面尘土飞扬,马蹄阵阵,一队打着清军旗号的大批人马向咱们这儿杀奔而来,小人就感到大事不妙,忙命人关闭寨门,并悄悄向沃日土司大人汇报现在官兵已集接在沃日桥对面,兵临城下”
香拳正色道“好的,你先起身吧,咱们一起去城楼上看看去”当下命令十七路土司各领自己的精英小队,拉开距离,在寨墙四下分别埋伏好,准备战斗。然后领着沃日土司和那名首领上了城楼,身后紧紧跟随贴身保镖自己的女儿玉如意
站在高高的城楼,举目远望,但见沃日河桥对面旌旗遮日,刀枪如林,长长的清廷八旗兵队伍一字排开,压住阵角,严阵以待。列列作响的杏黄旗下,有三匹高头大马,马上端坐着铠甲鲜明的三位大将。
第一位头戴一顶熟铜狮子盔,脑后斗大来一颗红缨;身披一副铁叶攒成的白色铠甲,腰系一条镀金兽面束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上笼着一领绯红团花袍,上面垂两条绿绒缕颔带,上穿一双斜皮气跨靴,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腰间佩戴一把尚方宝剑,坐下一匹汗血宝马,仰头咆嘶。真个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丈夫白闪电他现在是剿匪征讨大军的经略大臣,权势盖过元帅张广泗,唯我独尊
第二位将军身长八尺,髯长二尺;丹脸阔口,腰大十围。一身黄铜金甲,金光闪闪,彰显贵族气派,却是剿匪征讨大元帅张广泗。
张广泗1749年,汉军镶红旗人,中国清代将领。张广泗由监生捐纳入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选其授贵州思州府知府。雍正五年1727年,升贵州按察使。因镇压苗民起义有功,擢贵州巡抚。
雍正十年1732年,准噶尔进扰哈密等地,擢其为副将军,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征讨。其间奏劾岳钟琪调度失误,致岳钟琪被革职。授其正红旗汉军都统。
雍正十三年1735年,准噶尔求和,师还,授湖广总督。时贵州九股苗反,授其为经略,赴贵州,自将军以下皆听节制。张广泗自凯里分兵三路进攻,苗定。授其云贵总督,兼领巡抚。乾隆三年1738年,其修浚清水江、都江河道,以利商民。
乾隆十一年1746年三月,金川土司沙罗奔反,授其为川陕总督主持金川军务。六月,小金川土司率众投诚。张广泗以土兵为前驱进攻沙罗奔,自己则筑堡固守,迁延观望,久无进展。高宗乾隆复命白闪电为经略前往,又起用岳钟琪至军营效力。
第三位是位年轻的将军,头戴一顶铺霜耀日盔,上撒着一把青缨;身穿一副钓嵌梅花榆叶甲,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条,前后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白罗生色花袍,垂着条紫绒飞带;脚登一支黄皮衬底靴;一张皮靶弓,数根凿子箭。腰间配着两柄寒光闪耀的大铜锤,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威风凛凛,好不雄伟正是武穆岳飞的后代总兵岳钟琪他是大清王朝二百多年来,唯一的一位坐拥最大兵权的汉人。
桥名猛固桥,桥长255米,高85米,宽168米,由6根铁链并排以承载桥面木板,两边各拉两根为护栏,两岸均建有桥头堡。南岸桥头堡通高37米,拱形桥门洞高245米,上嵌一石匾,匾中正楷阴刻“长平”二字,北岸桥头堡通高67米,拱形桥门洞高23米,上嵌一石匾,匾中楷书阴刻“猛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