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军陈兵三十万于武昌,调集全部水师入援武昌,武昌大战已是一触即发。
崇祯十五年,七月五日。
武昌城内,肃杀之气几经凝结。
江面之上,千帆招摇。
三十万众西军齐聚武昌,但是却没有让城中的一众西军将校心中有半点的底气。
因为就在一水之隔的汉阳,已经云集了超过十万的官兵。
而这还不是最为让人心生恐惧的地方。
他们不是没有面对过如此数量的官兵,当初在陕西、河南的时候,官兵曾经数次云集十数万众,但是他同样逃出了生天。
但是这一次,指挥着这些官兵的人,并非是朝廷的督师文臣。
而是,陈望……
平贼将军陈望。
不久之前,凤阳之战仅以三万甲兵,便大败李岩所率的万民军主力,迫使万民军不得不向南逃遁的陈望。
七年的时间,陈望从一介家丁,靠着手中的刀剑,南剿流寇,北击建奴,生生的杀出一条晋升之路,成为了配印的总兵。
甚至是在中原完成了实际的割据。
如今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真正的掌权者,早已经不是当今的朝廷。
而是陈望。
越是了解,便越是绝望。
武昌城中在半月的时间,西军的军议已经召开了十数次。
但是议来议去,却是没有议出半点的结果。
如今唯一还算是好的消息。
就是陈望已经抵达汉阳将近半月,仍旧没有任何进攻的态势,甚至官兵的水师也没有出击。
这也让西军的一众将校不知道情况,也更不敢轻举妄动。
而此刻让西军忌惮不已的陈望,正坐在汉阳东郊的军队大营之中,听着胡知礼的汇报。
“山东镇的改编在中军部派去的教官基本完成,山东镇暂拟一师编制,由高杰节制,依照正常师级单位编四营,定兵额一万两千人,原在籍兵丁有一万一千人,新募兵一千,训练已有两月,下月下旬便可以编入各营之中。”
高杰等人手底下的兵马确实有不少,但是很多滥竽充数之辈,自然都被裁汰换新掉。
所以山东镇整编的第一师连一万二千人都没有能够凑出来,还需要编练新军。
孙传庭最后一次领兵进剿,几乎征调了山东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山东境内留守的兵丁几乎都是卫军或者是二三线的营兵,这些兵马武备松弛,训练落后,比起地主士绅招募的社兵团练还要弱了几个档次。
再者山东距离北直隶地处不远,朝廷仍然有一定的掌控。
而且如今陈望麾下的人才贮备也不够,将校能够独挡一面都不多,更不用提能够主政一方的文官了。
现在对于山东下手,将其掌握在手中的时机还没有到达。
再者山东此时还处于疫病的干扰之下。
所以陈望并没有急着去掌控山东,仅仅是联络高杰,胁迫着刘泽清,将山东镇的主要兵马归拢于自己的指挥之下。
“山东镇第一师,除去高杰之外,另外三营,营将任命分别为惠登相、马进忠,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