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角色扮演类游戏,所以方城工作室之前累积的技术经验和角色经验,可能就用不上了。
不过这份纠结,在他们购买了游戏之后,很快便消失了。
而在实际游玩十几个小时之后,一路跟过来的老玩家居然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这次标签,居然打对了
看到标签里有“轻松”和“正能量”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会是一款十分重口的受苦游戏。没想到实际玩过之后,居然真的挺轻松的。
方城工作室居然会打对标签这件事就最大的错误啊
假的都是假的
再见了,我的青春。
我严重怀疑方城工作室藏了重要的彩蛋在标签里,但我还没找到。我敢保证,方城绝对在贼兮兮的看着我们呢。
怎么可能是贼兮兮的你有看到我家老公在电视上的长相么帅就不能叫贼兮兮的,那叫邪魅
懂了。
玩了15个小时,奉劝大家不要尝试监狱和美少女题材,隔壁和时停也不行,小鬼和暗巷也不行。
谢谢你,你是真正的英雄。
看了,一般贤者时间。
虽然可能会引发一些涩涩的元素,但整体来说,我是导演这款游戏是一个15的游戏。
玩家会在里面发现一些有趣的梗,不过游戏整体氛围还是很偏向正能量的。
而且,如果玩家有意向涩涩元素进行靠拢的话,那么观众会立刻反应过来,一些观众会表示这东西太伤风败俗了,然后将收视率拉的很高。
不过,拍过之后即便收视率很高,也没有厂商愿意给这种节目投放广告,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并且一次还好,两次下来,很有可能会被直接封停节目,直接被判定为游戏失败。
可以说,这些设定相当的真实了。
没多久,游戏稍高的难度也引发了一定的话题讨论。
在游戏中,玩家最终目标是组建一场超大型晚会。
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名字,但是玩家还是根据晚会举办的时间和规模,最后推定为这场晚会是春晚。
由于是游戏,所以黄平修改了很多配置,让举办大型晚会的条件发生了改变。
比如,想要举办春晚,那么资金必不可少,玩家本人的名望必须得高,而且员工的属性必须也很高。
种种需求,需要玩家们化身为时间管理大师,中间还有各种随机事件出现,这让游戏的随机性很强,很容易沉浸在“再来一个节目”中,逐渐忘记时间的流逝。
发售24小时之后,游戏的发售量便突破了80万。
等到4时后,便达到了120万的发售量。
对于普通工作室而言,这个数字已经遥不可及了。
但对于现在方城工作室来说,也只是毛毛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