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是侯盛元当年唱过的连台本戏。
戏台上有全本戏、折子戏之分。
折子戏是全本戏的一部分,往往是演出时长不够,戏曲演员从全本中挑出一折戏来演出。
全本戏就是将故事一气儿演完。
连台本戏就相当于京剧的连续剧,比如儿女英雄传分八本,每日演个两本,也要演四日才完。
而对于京剧爱好者来说,连台本戏的魅力非凡,如升平宝筏西游、鼎峙春秋三国,都是连台本戏里的经典,一演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几个月。
那些从光绪年间便红起来、做过宫廷供奉的名角,也大多有自己擅长的本戏,还有些戏班,更是将他们最擅长的本戏当做招牌。
侯盛元就是靠儿女英雄传红的,这是以武侠小说改编的戏,女主名叫何玉凤,父亲遭奸人纪献唐所害,何玉凤流落民间,修习武艺,化名十三妹行走江湖,伺机报仇。
在戏中,何玉凤性烈如火,嫉恶如仇,屡屡襄助男主安骥和女二张金凤,助他们结为连理,报完仇以后还想出家,然后,呃,她就被劝嫁给男主安骥,从此与张金凤情同姐妹了。
现代人秦追看完这个故事后,表情基本就是“地铁,老人,看手机”。
考虑到故事是清朝人写的,起码女主在故事前半段还是性格鲜明的样子,秦追没有花太多时间吐槽,但在给通感的小伙伴们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他基本不提儿女英雄传,太封建了,容易教坏小孩子。
只是侯盛元今年33岁,上次演儿女英雄传已是十年前的旧事,如今被人叫了曾演过的角色,心下也是意外。
那老妇满眼期望地看着他“我在冀北看过你的戏,那年你十八,我四十,我给你扔过一个香瓜,记得么”
她满头银发,面上布满了细密皱纹,笑起来倒是满面率真,又显得没有那么老。
在侯盛元的记忆里,十八岁是一个轻狂的年纪,他背着一把剑跟着戏班子唱遍大江南北,也打遍了大江南北,华北第一剑的名头也是那时候闯出来的,但一边唱一边打难免会受伤,什么被人打出内伤吐血、腿一瘸一拐都是常有的事,上了台还要遮掩自己的伤势,怕演呲了让座儿不快,赚不着钱,哪有空记住一个老妇人
见老妇如此热情,媳妇也是无奈,只能下车邀请众人去老妇家开的酒楼吃饭。
秦追抱着布匹,被侯盛元单手捞到马车上。
待进了酒楼,柳如珑才发觉不对,悄声告诉秦追“这是张二爷家的产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张二爷乃是申城一家商会的会长,财富难以计数,黑白两道通吃,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老妇说这酒楼是她家的,可见其家世不俗。
老妇,不,张老夫人点了一桌子菜,笑呵呵道“当年我看到侯老板的儿女英雄传时,家里正是最苦的时候,每日里挨我那死鬼丈夫的打,还要
带五六个孩子,唯一松快的时候,便是傍晚去看您演的十三妹。”
“可惜啊,十三妹到了故事的后半段也变了,她没那股劲儿了,成了富家太太,学了规矩,不是炽热如火的侠女了,我看着看着,就落下泪来,仿佛看到了自己,嫁了人后,就连自己是谁都不晓得了。”
说到这,张老夫人有些唏嘘。
侯盛元本还有些尴尬,因为张老夫人认得他,他却不认得人家,听到这段话,他却眼前一亮“您也这么觉得我也觉得十三妹到了故事后半段就没那味儿了,因而演起来都没劲儿。”
张老夫人一拍手,兴奋道“可不十三妹到故事后半段就像换了个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