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炮管、装填药包、塞入弹丸,然后继续开炮
就这样,炮手们一连开了三轮炮,这才不慌不忙的将火炮装上大车,然后不慌不忙的后撤。
丝毫没有理会答应里差点把肺都气炸的脱脱不花等一众蒙古将领。
“大汗您就让我们出击吧,我们宁愿死也要跟那个贾瑜拼了”
好几名蒙古将领气得眼睛都红了,抽出弯刀跑到脱脱不花跟前请求出战。
对于他们来说,贾瑜对着他们的大营开炮的行为,伤亡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那种侮辱他们实在受不了,这跟抽他们的耳光没有什么区别。
“回来”
脱脱不花将所有人都喊了回来。
沉着脸道“刚才确实是我们挑衅在先,贾瑜这三轮炮击是在报复咱们呢。
而且这轮交手确实是咱们输了,这没什么好说的。这个亏咱们认了,大不了等到谈判的时候再找回场子就是了。”
就在脱脱不花琢磨着如何找回场子的时候,贾瑜率领着火枪兵也和以汪知节为首的使节团会合了。
看着面前排成一个个整齐方阵的火枪兵,再看看身后的杨清和大夏军队,汪知节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反差感。
同样都是大夏的军队,差别怎么那么大呢
其实又何止是他,作为被朝廷新任命的宣府总兵官,杨清也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毕竟刚才他犯下的错误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他们这次是来谈判的,但双方并未达成任何协议,他率领大军就这样以一点戒备都没有,以行军的姿态大摇大摆闯入蒙古大军的攻击范围。
以至于被突然行动的蒙古大军搞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全军崩溃。
要不是贾瑜及时出城增援,搞不好这三万大军就得毁在自己手里。
这种事如果真发生的话,自己除了自刎谢罪外,估计再也没有办法洗涮身上的罪行了。
估计死后还得在史书上留下这么一笔大夏昌平十三年,宣府总兵率领兵三万护送使节团前往宣府,因毫无戒备之心,遭脱脱不花袭击。
全军覆没总兵官杨清薨
这样一来,自己可真是青史留名了。
现在虽然因为贾瑜的及时出现而挽救了全军,但自己也因此在首辅和诸位大臣的眼中留下了昏庸无能的印象。
反观贾瑜却因为这件事再次拔高了形象,要是事情传到神京的话,恐怕又会增加皇帝对他的好感了。
一想到这里,杨清看向贾瑜的目光里不禁带上了一丝阴霾和嫉恨,算是将贾瑜给恨上了。
这世上就是有这么一小撮人,遇到问题后他们不会思索得失,自我反省,反而会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在对方的身上。
这时,贾瑜策马来到了众人跟前,下马后对汪知节拱手道“末将贾瑜参见首辅大人,由于末将甲胄在身,无法行礼,还望大人见谅”
“贾将军无需多礼。”
看着贾瑜,汪知节原本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虽然在此之前,他对贾瑜这个文官们口中的幸进之徒没有任何好感。
即便后来传出贾瑜屡败蒙古大军,并光复宣府的消息后,他依然认为贾瑜的胜利不过是一时的,想要长治久安依然只有依仗他们这些能治国安天下的文官。
但不管他怎么想,今天这个人情他是欠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