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啊,此次瑜哥儿回来,陛下能给他一级就不错了。”
贾政有心想反驳,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心中不禁有些郁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料却因为喝的太急被呛住了,一时间猛咳不已。
看到贾政被自己怼得没话说,贾赦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贾瑜的重要性也愈发提高,但贾赦对他的恨却不曾减少半分。
他永远也忘不了当初贾瑜在荣庆堂,当着他的面,犹如杀小鸡般杀了余二等几名下人时带给他的屈辱和恐惧。
他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种羞辱,尽管后来贾母为此训斥过他,他也当着贾母的面做了保证。
但仇恨这种东西并不会凭空消失,他只是默默的将这种情绪藏在心底。
现在,听到自家儿子居然询问贾瑜有没有可能封爵的话后,便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气,出言讥讽起来。
贾母听后,眉头皱了皱,不悦的扫了自家老大一眼。
不料贾赦说完后,贾珍也掺合了进来,“政叔,侄儿觉得大老爷说得对。
爵位并非儿戏,虽然如今的满朝文武都知道瑜哥儿是陛下的宠臣。
但您也不想想,咱们宁荣二府一门双公已经够惹眼了,倘若瑜哥儿也封爵的话,那可就是一门三爵了,届时咱们贾家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啊”
看到贾赦、贾珍两人唱反调,一旁的贾琏、贾蓉乃至王夫人、邢夫人、尤夫人等一干女眷一开始有些惊愕,但想了想,发现贾珍的话确实挺有道理的。
一门双公已经够惹人注意了,皇帝怎么可能允许一门出现三个爵位呢。
将心比心,换做自己当皇帝,也不会允许下面出现这么离谱的事。
看到贾珍附和,众人也没有反驳自己的话,贾赦更得意了,捋须道
“我大夏虽最重战功,但爵位也不是那么滥赏的。
我宁荣两位先祖能被太祖封为国公,那是因为跟随太祖征战沙场十余载,出生入死才封的国公。
瑜哥儿不过是跟蒙古鞑子打了几仗,又侥幸光复了宣府,俘获了蒙古王庭,这才逼得脱脱不花求和。
而且二弟你可别忘了,陛下刚升了你的官
这是为什么不就是明摆着将瑜哥儿的功劳摊到你身上了,陛下此举的意思还用问吗”
“够了”
一旁的贾母再也忍不住,一拍桌子喝道“你们两人想干什么,今天是来庆祝政儿高升的。
你们倒好,一唱一和的唱衰瑜哥儿,这是想干什么
倘若你们不乐意就不要在这里碍老婆子的眼。”
看到贾母发了怒,贾赦、贾珍两人只能灰溜溜的先回去了。
只是两人虽然走了,但尤氏、邢氏二人却不好立刻跟着走,只能讪讪的坐在一旁,别提有多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