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赛儿也不急,一边让炮兵重新装车,一边让骑兵再进行轮换。胡斯派骑兵替下了梁老二他们,继续向前推进。
这里的情况,很快引起了后方指挥者的注意,很快,又有一支波兰-立陶宛骑兵冲过来,要堵住这个缺口。唐赛儿指挥手下故伎重演,让前排抵抗一下就后撤,然后立刻开始对近处的敌人开炮轰击。
不过,这次的敌人已经有所准备,估计是从败兵那边得到了这边有火炮的消息。因此虽然产生了伤亡,但也没有溃散。几个贵族模样的人大喊着,趁他们装填的功夫,带人冲了上来。
而唐赛儿也不慌。上一轮那种过于顺利的情况,才有些出乎她的意外。而受到打击之后,试图赶紧解除火炮的威胁,也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做法。因此,敌人的反应,也是她预计之中的。
这次,她亲自带人迎了上去,和敌人骑兵战做一团。
两边的人都驱马向前,战马下意识躲避对方,结果都挤在一起。而他们正在打斗的时候,后方的火炮突然又响了起来。
双方士兵都吓了一跳,唐赛儿也连忙回头看,发现她的炮兵居然没后退,就在战线后面十几步远的地方装填。波兰-立陶宛联军骑兵不断朝他们这边射箭,不少箭掠过他们头顶,落在火炮周围,射伤了不少马匹。一些炮手的盔甲上,也扎着箭矢。而就算这样,他们还在不紧不慢地工作。
随着双方交战,两翼的位置反而空了出来。从这边,能看到不远处,一些从前线退下来的联军骑兵在那里重整,正好处在他们视野内,没有阻挡。于是,炮兵看到无法直接支援本队前线,就自作主张,换了实心弹,直接对着那里开火,炮击那一股敌人的侧翼。
唐赛儿之前听朱文奎说,他是把自己手下最胆大、水平最高的人,都派给她了。一开始,唐赛儿对这个说法,还没有什么实感,因为她也见过炮兵演练,以及埃及那边,火炮的几次实战。总觉得,不就是遵守流程,严格按部就班地操作么。这些规则对火炮来说不可或缺,但也导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主观上可以发挥的空间。
毕竟骑战的时候,双方拼的有时就是士气。积极、热情的那边,很容易就能把敌人吓跑,抢到先机,反而不一定会打起来分胜负。但对于炮兵来说,再热情,输出也没法提高多少。因此,唐赛儿总是下意识觉得,这些人只要够熟练就行,没法和“有实力”,直观地挂钩起来。
而这次,她算是理解,朱文奎为什么对此这么自豪,觉得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精锐了……
那些联军骑兵,估计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居然处在火炮威胁中,一时间,都被打傻了。虽然严格来说,这一轮造成的伤亡也不高,但敌人还是匆忙后退,不管炮火来源在哪,还是先躲一下再说。
见到他们开始后退,其他骑兵也明显动摇起来。近处的炮声,大家都能听到,这情况明显和之前预计的、火炮都在明军左翼的情况不一致。现在大家还在混战,情况一片混乱,已经没有办法进行侦查。消息的传递,也十分困难,大部分人既不知道谁在进行炮击,也搞不清明军是什么战略意图。
现在,没人知道这边有多少火炮,会不会还有更大的一批依然在埋伏着。至于明军为什么要在这地方布设炮兵,就更加不能理解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炮的位置,必定是重点关注的地区。而且,他们花了这么大的心思进行战场欺骗,恐怕不可能只有放几炮这么简单。炮兵之后,肯定还有其他部队,要配合他们,执行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