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坐在钢琴前,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演奏什么,哪怕是一条音阶,也能让人察觉到他是否用心。
今晚这首梦幻曲更加让吴复生感觉到,这个孩子是在用心演奏。
最让他感到可贵的是,这个孩子在演奏钢琴时,她的认真中有一种执着,有一种难言的奉献。
聆听李安学生的演奏,吴复生向来是多一分包容,也多一分刻薄。
可面对这样的音乐,面对这样的小演奏者,即便是李安的学生,他也想收起他的刻薄,即便不是李安的学生,他也想再多给几分包容。
瑕不掩瑜,用这个词他都觉得自己又刻薄了。
事实就是如此,这个孩子正用实际行动告诉现场所有人,并非只有天赋过人才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
他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本钢琴,作者在故事里对钢琴音乐有这样一句评价复杂的音乐需要理解,而好听的音乐从来无需刻意,当音乐响起,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当时读到这句话,他很有感触。
或许那位作者想表达的就是眼前这幅场景。
现场所有人都在安静聆听,安静地融入这音乐,甘心地扮演着舞台另一面的背景。
包括他自己。
吴复生相信后续的比赛不会出现比这首更简单的曲目了,截至此刻,他愿为这个孩子打出满分。
后面或许还有一个孩子也能得到他的满分,虽然他还没有听到,也不做什么无聊的对比,今晚他就任性一回。
今晚,这名叫于小北的孩子,就是他心目中的全场最佳。
如果再颁发一个最佳指导老师奖,他会颁给李安,绝无私心的那种。
听着耳边的改编作品,他想说,老师做到李安这一步,真的是尽心尽力了。
从于小北第一个和弦出来,林幽幽就知道李安自己动谱子了。
三周前吧,有一天下午李安又给她发信息,问她手里有没有其他版本的古利特梦幻曲。
当时林幽幽看着屏幕上的文字信息摇摇头,真是把自己当成工具人了,那段时间李安不知道找过她多少次,每次就是要曲子,要谱子。
她回复没有。
她本来没有,这种儿童作品怎么会有别的版本。
结果李安回了她一声okok,最近辛苦了哈,忙完请你吃大餐。
吃不吃大餐的当然也不是一点所谓没有,男人应该说到做到。
不过林幽幽实际上也是举手之劳,再者这次帮李安,她更多的是看在李安是为了那几个孩子。
想想她又问对方真不考虑一下舒曼的童年情景。
舒曼的童年情景是一本曲集,里面有十三首小品,配以标题,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中也有一首梦幻曲,名气大过曲级本身,旋律顶级,很适合抒情表演。
李安又回复她,说,舒曼这本不行,作品虽然也是在写童年,但是写给成人的,内容基本全是回忆他和克拉拉那点事,不适合给孩子弹。
林幽幽想想也是,给孩子弹的儿童作品,那古利特的确实最合适了。
古利特有三本作品集都是针对儿童钢琴教育写的。
之后几天林幽幽也陆续从古利特的作品中又挑出了几首,只是李安再没有找他。
他以为李安自己找打了新的合适曲目,结果是自己亲手改了作品。
改的不错,更适合这个小女孩演奏,当然,小女孩也很棒,诠释的很到位。
林幽幽比较直,从纯粹的演奏来听,孩子的手指和节奏感确实所有欠缺,但指下的音符却能给人一种鲜活感,这说明孩子的内心是细腻的,对于每个音符都是有思考的。
这里她也得夸夸李安,没有李安的引导,也不会有眼前这一幕表演,也不知道李安是怎么教的。
她忽然很想看看于小北用的谱子是什么样的。
当音乐主题再次回来,小北这次连着踩下四次踏板,每一小节一组,持续的和声进行不同于第一遍主题的清晰,此刻整个大厅被一种朦胧耳朵的、更复杂的音响效果。
清晰与朦胧的色彩对比将音乐内在戏剧性凸显,让人像是品尝完略带苦涩的橄榄,转眼又见星星点点的蓝色雪花。
伴着舞台中央的白色小人,飘飘荡荡,幽幽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