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青山绿水间,被战火覆盖。
实打实的战火。
仙流山外围有江水绕流而过。
此刻就在水面上,有几个儒家学子并排而立,齐声咏诵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间。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于是便有一道又一道烈火,自江面上升腾而起,仿佛一条条火龙,难以计数,万千交织,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一起冲向仙流山。
正是儒家咏诵一脉的手段。
仙流山上,天师府弟子分作两队。
一队人,齐齐撑起防御用的灵符,以灵符光辉抵挡对手的攻击。
另一队人,则冲下山来,拉近双方距离,攻击那些河面上的林族子弟。
不过,山下林族子弟除了修行咏诵一脉外,还有修行经学者。
这时剑气森森,上前挡住那些天师府传人。
他们远近两个批次,形成配合,压住天师府弟子的反攻。
雷俊远远望见,挑了挑眉梢。
世家大族,修持儒家道统,但五姓七望各家,不论家族传承还是子弟选择,或有侧重,但都不单一。
于是大规模与外界开战时,往往就能有修持不同道统的弟子相互配合。
从这方面来讲,单独修行道家符箓派传承的天师府弟子,单对单还好说,多对多就略微有点吃亏。
好在符箓派修士相对全能,适应力不错。
修持不同本命法术的天师府弟子之间,也能形成不同特点的相互配合作战。
只是儒家咏诵一脉和神射一脉的攻击距离都更远,就让场面上显得天师府弟子有些被压制。
雷俊有个习惯。
哪怕平时赶路,很多时候都会为自己加持风雷符中的“夜风”。
一方面提速,一方面让自身更隐蔽。
虽然有些浪费灵符和法力,但当前这种情况下,就比较有用。
远远望见仙流山起火,他身形便即消失于山林间。
再出现时,已经靠近山下河面。
山下的天师府弟子,还在同敌人混战,无暇分心旁顾,注意更远方的情况。
山上留守的天师府弟子,眼下则有少许混乱。
有人主张下山进一步支援,冲垮林族的阵营。
有人主张继续留守山间道宫,以防有更多敌人悄悄摸上来抄后路。
正争执间,他们从山上往下望,忽然怀疑自己是否眼花。
因为大家看到,河面上那一排为数众多的林族咏诵修士,忽地开始数量减少。
相对整齐地一排,也开始相对整齐地从一端开始次第少人。
一切发生地毫无征兆,来的突然。
那些林族子弟中带队的家老很快也发现问题。
但人消失得太快,等他警觉,一排子弟已经少了好几个。
人不是凭空消失。
只是身形软倒,沉入下方河面,然后被河水冲走。
明明是白天,但一个高大身影,却仿佛鬼魅一样,出现在众人身后。
同时,手中高高举起一根棒槌
“咚”
雷俊见状,不再收敛声息,干净利落,再将一个林族子弟脑壳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