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户部侍郎的任务
“此地老百姓太苦了。”
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骑马中年人,看着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老百姓。
不禁颇为感慨道“中原之地已经开发了数千年,土地承载力已经到了极致。”
“以前精耕细作,勉强还能混口温饱的粮食,可如今天干地旱的,显然是绝收的前兆。”
“若是不用移民之策缓解,恐怕今年冬天,不知道多少人家要冻饿而死。”
在这个时代,能够说出林澈所讲知识的人。
也是大明朝颇有见识的户部侍郎杜鹏,也是朱元璋和太子朱标颇为看重的大臣。
之前受宰相胡惟庸排挤打压,还在诏狱呆过一段时间。
后来在朱标和傅友文的关照下,将他从诏狱里救了出来。
从此,对两人忠心耿耿。
这次中原之行,就是受户部尚书傅友文的委托,也是受皇帝的旨意前来河南中原之地,执行移民计划的。
杜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彰德府,这块中原与山西河北的三省交界之地。
在杜鹏旁边,骑着毛驴的老太监,听不懂什么叫土地承载力。
也对民生之事漠不关心。
他只是觉得天太热了,想要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
便顺着杜鹏的话,道“杜大人说的没错,要不是皇上和太子殿下宅心仁厚。”
“要迁一批人去沿海之地建设工厂,此地的老百姓,明年能活下一半,已经是老太爷庇佑了。”
“所以我们还是快快入村,将此地百姓召集起来,向他宣讲皇上和太子爷的移民之策吧”
杜鹏自然听出了老太监言语中敷衍的意思。
然而,在有过被诬陷入狱的经历。
本着宁可得罪君子,不冒犯小人的想法,杜鹏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
而是点了点头,向身后的侍从会受到“李公公此言正合我意,咱们现在就入村。”
提前探路的都尉府校尉,从村民结结巴巴的应答之中,得知了此地叫牛家村。
村里还住着以为名叫牛滨的至仕的县令。
也是本村最大,也是唯一的地主。
“拜见两位上差,不知上差来牛家村有何事”
牛滨带着仆人,急匆匆赶到村口。
看到身穿红袍的杜鹏,和一身大太监打扮的李公公后。
便连忙向两人下跪行礼。
杜鹏本打算下马,扶起下跪的牛滨,跟对方了解下附近其他村的情况。
然而,还没等他有所动作。
李公公却是不耐烦的道“开去将此村的村民,全部召集起来,我带了太子殿下的口谕。”
牛滨听闻此言,不由的一脸懵逼。
搞不懂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为何要派人来这个荒郊野外的村子宣读旨意。
只是李公公穿着大太监服饰,显然是宫中重要人物。
所说的话,远不是他一个退休的县令,有资格提出质疑和反问的。
牛滨只得派手下的仆从,敲响了村中打谷场的大钟,召集村民前来听旨。
同时在此地搭了一个简易的凉棚,还摆上他家里最好的糕点。
请杜鹏和李公公暂且在此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