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一起吃顿早餐。”
说着,给他敲了一个鸡蛋,放在他碗里,又推过去一个酱油碟。
“尝尝”
“嗯,味道不错。”
在酱油碟里滚了一圈的鸡蛋,颇有一番滋味。
蛋白寡淡,酱油醇厚,实在是绝配
李郁微笑道“信我,这买卖砸不了。你再坚持个把月,就可以收网了。”
“存货不够卖,怎么办”
“还记得上次我给你看的那堆没切割的石头吗”
“是啊。怎么了”
“拍卖吧。”
王神仙一愣,不可置信道“切开卖”
“不,不许切。各凭眼力,爱买不买,价高者得,输赢自负。”
“妙,妙,妙。”
王神仙两眼放光,他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拍卖怎么玩,他已经有数了。
先放托儿,再出一两个幸运儿,然后疯狂的赚傻子
“李哥,我还有个想法,你听听。”
“嗯,我听着。”
“我让人到山里捡几十块石头,混在里面一起卖,怎么样”
他本以为李郁会阻止这种贪心的做法,谁料听到了一句“多找点,江南有钱人这么多,区区几十块哪能满足市场,十倍吧。”
王神仙一激动,鸡蛋堵在了喉咙里。
连忙端起豆浆,咕嘟咕嘟喝下去,才缓了过来。
“咸的”
“是啊。”
“这可不行,豆浆怎么可以是咸的呢这必须是甜的。”
甜党和咸党,一向是扯不清的。
最终,李郁决定,又加盐又加,主打一个搁置争议。
王神仙走
后,李郁召来了宣传顾问贾笑真。
“你编几个关于翡翠的故事,帮着抬高行情。”
“请主公指示。”
“两点
贾笑真在笔记本上笔走龙蛇,记录下要点后,兴冲冲的离开了。
阳光下,光头锃亮,闪耀的都是智慧坏水。
造谣,编故事,他是内行。
很快,加料的故事,就开始疯传。
以至于,下车伊始的两江总督李侍尧,刚到江宁府就听说了。
他没有当成是谣言,因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很高。
英吉利国有介入的动机。
缅王有不甘心,有仇恨。
缅兵,亦有战斗力。
再叠加荆襄教匪作乱,大清无法全力南下,确实是开边衅的大好时机。
太后寿诞虽然还有好几年,可提前准备,奢侈操办这都是大清特色。
自己作为朝廷封疆大吏,有义务提醒朝廷小心戒备。
李侍尧密折一份,令人加急送往紫禁城。
虽然他也听说了,市面上翡翠价格暴涨,士绅们抢购囤积。
但是他只当做是边境问题的衍生品,副作用。
李家军的骨干,都清楚主公擅长造势。
造谣太难听了,一股阴险狡诈的气味,有碍形象。
造势就不一样了,一听就是高瞻远瞩,雄主本色
总之,给李侍尧和清廷都增添了许多的麻烦。
乾隆看了密折大为震惊,他也信了。
若是荆襄教匪未平,西南边疆又起烽火,这大清真就是多事之秋了。
“传旨云南巡抚,严防死守,多修坚寨,不可丢失一寸土地,否则定斩不饶。”
“还有,让他派遣使臣出使缅国,警告缅王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朕会不惜代价,踏平他的都城。”
“口头通知粤海关监督,和英吉利的商业谈判可稍作让步,通商口岸断不可增,但税率、上岸限制条款可稍赐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