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第211章 乾隆冷静复盘:朕发现了盲点

第211章 乾隆冷静复盘:朕发现了盲点(4 / 4)

“你有如此眼光,朕很欣慰。”

马忠义扑通,又跪在地上,哭的像个孩子。

“哭吧,哭吧。把那些委屈都哭出来,然后去太医院,好好的治一下冻疮。”

“告诉太医院院判,忠义很累,多开些滋补安神的药。”

京城内,

于敏中的宅子,太监突然上门。

“于大人劳苦功高,皇上御赐吉林老山参两颗,让您养好精神。”

“谢皇上。”

二儿子,于时和接过了锦盒,又搀扶着老爹进入了内室。

“爹,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伴君如伴虎啊,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爹,您是汉臣之首魁,皇上信任有加”

于敏中摆摆手,结束了这个不能深入的话题。

费劲的靠在塌上,就着油灯抽了一会,攒足了精力。

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问道

“最近家中有客人否”

“有。”

于时和,连忙小声的说道

“浙江巡抚王亶望,派家人送来黄米3万。湖广总督陈辉祖,送来白米5万。老家的父母官,也托人送来了”

“老家的,退掉。”

“是。”

于时和,又翻出了两份书信。

“全族402口,按照您的吩咐,尽数撤进江宁城了。”

“嗯,城中有几个门生故吏照应着,老夫就安心了。”

“爹,大哥的书信里把贼酋描述的好似托塔李天王,是不是夸张了”

“不,怕是还低估了。”

“啊”

“老夫估计,皇上也是这么想的。”

“那阿桂为什么去了湖北,不去江南”

“以后称呼朝廷大员要用敬称,不要直呼其名。还有,朝廷的军机大事你不该多问。身为官宦子弟,为人要谨慎,须知祸从口出。少说,多听。”

“是。”

于时和满口答应,不过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

自家老头子年龄越大,胆子越小了。

在丫鬟的伺候下,于敏中慢慢的进入了睡眠。

而乾隆却是瞪着眼睛,久久无法入睡。

他的记性很好,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和折子都回顾了一遍。

“黄文运背叛了朕,福成也背叛了朕,还有那些无耻的江南士绅。呵呵呵,贼酋好大的本事。”

“汉官不可信,内务府的奴才也不可信。这天下,朕还能信任谁”

夜深,寂静。

乾隆悄然起床,打发了太监宫女。

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揉搓了数十遍疲惫的脸皮,又叩齿20下。

挺起腰板,翻开了几份密折。

“来人。”

“奴才在。”

“掌灯,把皇舆全览图挂起来,就挂在这面墙上。”

十几个太监、宫女举着油灯,肃立不动宛如物件一般。

老皇帝瞪着大眼睛,在舆图上反复推敲了半天。

突然放声大笑

“笔墨伺候,朕要亲自拟旨,决胜于三千里之外。大清国铁桶一般的江山,岂是个孙猴子能闹腾坏的。”

“嗻。”

总管太监秦驷开心无比。

皇上的突然振奋,他感同身受。

作为距离皇上最近的内侍,他的忠心可比日月。

皇上喜,他就喜。皇上忧,他就忧。

皇上生病的时候,他恨不得自己能替代生病。

哪怕皇上痛骂自己,也毫无怨言。

因为,要做个好奴才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