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385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

385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3 / 4)

这种美事,10年难遇。

而在交通闭塞的时代,许多人会无缘这次恩科。因为无法获得信息,或者来不及在10日内赶到考场。

住在省城附近的秀才们,就显得很幸运了。

他们早早赶到,准备参考。

而关于“去江苏补缺”到底是美事还是祸事,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理解。

京旗子弟避之不及。

地方大族也视同鸡肋。

可寒门秀才,却觊觎的几乎发狂。

……

恩科!

录取比例高,中举了就立即授官,补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一类的实缺。

战区又如何?

若不打仗,这等美事能轮到自己?

按照正常流程,得先过乡试,再参加会试,最终二甲登科,也不过派去偏远小县做个知县,然后慢慢熬。

明清两代,知县升迁难都很突出。熬到致仕的年龄都未必能更进一步。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鲁西的秀才们,或乘驴车,或步行,或坐船,发了疯般星夜赶路,目的地——济南府。

孔孟之乡的书生们谁不怀有一颗炙热的进取心。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鄙视的,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今年的山东恩科很不寻常。

事先没有一点兆头,乃是乾隆突然的决定。

在他决定集体抹掉江北官吏的那一天,他就在琢磨“填缺”的事。

战时,

要能人,要实在人。

京旗七窍玲珑,八面来风,实在人不多。

很快,

他就琢磨到了一个群体——寒门秀才。

这些距离鲤鱼跳龙门十万八千里的书生们,一旦授官,肯定会特别珍惜,特别感恩。

他们一定会忠诚的执行皇命。

所以,

老皇帝乾纲独断,把纪昀这个听话的奴才派去了山东作主考。

只能说,

乾隆把一切都看透了。

纪昀循规蹈矩,严格遵守皇命“简拔一批寒门小户读书人,要信奉名教,忠贞可靠”。

……

恰逢前任衍圣公孔昭焕去世,乾隆钦命其长子孔宪佩袭衍圣公,并担任副主考。

这是一种礼遇。

荣誉大于实际。

“纪大人,请。”

“孔大人,请。”

关于山东酒桌的传统礼仪问题,纪昀和孔宪佩2人进行了反复、亲切的谦让。

最终,

孔宪佩坐在了正对门的位置——主陪。

山东学政坐在了他对面,也就是背对门口的位置——副陪。

济南知府坐了叁陪的位置,广西司主事、兼潍坊煤矿总监督于时和坐了四陪的位置。

以上各“陪”,是东道主一方的。

“宾”,才是所宴请的客人坐的位置。

纪昀坐在了孔宪佩的右手边——主宾。

一位随纪昀下来的礼部主事坐了副宾的位置。

另外两位随从,则是三宾、四宾。

……

山东的座次文化十分讲究,容不得一丝怠慢。

主陪和主宾的椅子,比其他人要高出半寸。

面前的餐具也更奢华。象牙筷、玉酒杯、金筷托,彰显身份。

主陪孔宪佩先敬酒3杯,说了一些场面话。

副陪学政大人接着敬酒2杯,说的比较文绉绉。

其余陪,接棒敬酒1次,再次增进感情。

最新小说: 剑何以问天下 茅山天师 三国之无上至尊 异世界魔兽育种指南 咸鱼王妃有点难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我掌握着穿越名单 开局变萝莉:因为太强只想睡觉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