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464 敌距300里,乾隆失了分寸

464 敌距300里,乾隆失了分寸(3 / 3)

卧龙镇外围不利于防御的200间房屋被士兵拆毁,利用拆下的木材、砖瓦构筑工事。

如今,

清军再想啃,就不那么容易了。

……

当然,

这里有个前提,火药枪弹够用。

配合壕沟、拒马、陷马坑、砖石堡垒、铁蒺藜阵,还有一条天然河流。

去年,

参谋本部的那帮无良书生翻阅古籍,考古出了一种历史悠久、长盛不衰的武器——铁蒺藜。

以一细长麻绳串起上百个铁蒺藜,便于布置,便于收纳。

军工署人手紧张,无暇搞这个。

遂将5万铁蒺藜的单子外包给一家铁器厂,这玩意粗糙的很,无所谓公差,生锈更棒!

……

卧龙镇附近江面,有2处江心洲。

水域相对封闭。

舰队每天轮流巡逻汉水,凡遇船只一概击沉,不论大小。

如果,乾隆调动在洞庭湖的湖广水师主力增援襄阳,刘武求之不得。

以西征舰队区区6000人攻破襄阳不太现实,分兵据守襄阳更不现实,但取得一场水战的决定性胜利不难。

……

襄阳城中,

清军有一支小规模舢板水军。

想夺回汉水,无疑是以卵击石。

哲勇,则受到了嘉奖。

不过,

迟来的英明,又有何用?

哲勇每晚喝的醉醺醺,令士兵在城中给他寻觅良家女子。

他有种不详的预感,

襄阳完了,湖广完了。

快马,

在南阳府、武昌府、襄阳府之间来回奔跑。

乾隆终于拿出了最终方案。

从方案落地,到真正执行。

需要很长时间。

调兵是一件复杂的事,要走很多程序。

从随驾兵部官员草拟方案,廷寄抵达各方大员,聚兵,发放开拔银,修缮破损军械,填补空额。

地方筹措粮草。

到军队开拔到位,最终形成包围圈。

……

乾隆再三叮嘱,

务必要等各部全部到位,再发起进攻。

禁止擅自出战,否则胜亦下狱。

其实他想多了,

如今南方清军鲜有敢擅自出战者,都倾向于防御。

不知不觉,双方的心理天平已经逆转。

清军自认是弱势一方。

吴军自认是强势一方。

弱势一方,不由自主的行动迟缓。

夏日动兵都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

清军迟迟不发动进攻,吴军舰队窃喜。

陆上,以卧龙镇为中心构筑了完备的大营。

夏日炎炎,

士兵们要在此地坚持数月,良好的住宿条件很重要。

卧龙镇也因此得名。

总之,

吴军舰队占据的是一块颇具三国元素的地盘。

……

李二狗识字不多,并不影响他津津有味的听评书。

甚至去传说中诸葛亮隐居的草庐躺了一夜,妄图在睡梦中吸收一些智慧。

次日,

他兴冲冲的起床翻书,发现不认识的字还是不认识。

几百年后,

襄阳人也想吸取诸葛之智慧,文理兼修,在此地搞起了一所不知名的高校。

……

半个月后,

吴军甚至在隆中的3处制高点,布置了烽火台。

一旦大股清军来袭,即点燃烽火。

舰队6000余人除了日常封锁汉水、巡逻周边、搜索物资,从不好战,该吃吃该喝喝,泡在溪水竹林里度夏。

遵循陛下和参谋本部的严令:

扎下钉子、积蓄体力,等待凉秋。

总之,

敌不动,我不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最新小说: 庶子之征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妻妾同娶:重生后我当场改嫁渣男他爹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这个召唤师简直离谱 无极! 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 快跑,他是贱灵根,不是剑灵根! 拥有两大神通的我,长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