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并进,进攻赫尔松。
威灵顿准将指挥麾下士兵,一边死守,一边求援。
他倒也不是很紧张,因为赫尔松棱堡虽不算一流坚垒,也是标准的六角棱堡,外绕灌水宽沟,内置炮台。
……
威灵顿透过射击孔望向外面,有些困惑。
“外面的奥斯曼人在干什么”
“挖地。”
“挖地做什么”
纵然是机敏如他一时间也反应不过来挖壕沟的意义,难道是打算长期围困
就这样。
奥斯曼人白天不停地挖,晚上点燃篝火继续挖。
次日清晨,
威灵顿终于明白了,敌军这是打算直接冲到棱堡前的灌水宽壕前啊。
……
棱堡枪炮齐鸣,但很快,士兵们就意识到枪炮奈何不了这帮土拨鼠,只能打的松散的黑土层四处乱飞。
几名罗刹军官建议出城作战,但被谨慎的威灵顿拒绝了。
不远处,敌军的几门火炮瞄准了堡门。恐怕己方刚一冲出去,就会挨开弹。
吴军观察员一身泥水,泡在壕沟内,表情纠结。
积水太严重。
脚下是松散的黑土层,又位于入海口。
地下水位太高了!
这是个很大的麻烦,没办法,只能靠人力以木桶不停的舀水泼出去。
……
好处是土质松软,挖掘速度飞快。
吴军战舰卸下了10门舰载炮,提供火力支援,瞄准堡门,确保敌军没法突然袭击。
奥斯曼人挖掘三条壕沟,三道一起作业,一起逼近赫尔松。
壕沟也不是笔直的,而是左右弯曲的。
目的是防炮。
不至于出现一颗炮弹打穿整个壕沟的情况。
……
威灵顿准将看着外面泥水翻飞,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在棱堡坚固,即使这帮人一冒头就能把梯子搭上棱堡,也不至于失陷。
掷弹兵已经就位,随时准备痛击这些奥斯曼人,敢搭梯子就炸,炸的这帮人狼奔豕突。
出于谨慎,
他还在城墙内布置了曲射臼炮,二线预备队,以及一支擅长刺刀格斗的罗刹步兵连蹲守在堡门后随时出击。
望着越来越近的壕沟,威灵顿想破头也想不出奥斯曼人准备怎么破城
远处,海边。
吴军战舰来回逡巡,不敢驶入入海口。
因为己方的石壁炮台瞄准了水面,来一艘就能击沉一艘,入海口的这段河道并不宽阔。
……
下午。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奥斯曼人的壕沟挖到了距离堡墙仅40米处。再近,己方掷弹兵就能把炸弹甩进去了。
壕沟尽头,不断泼水。
地下水位太高了,所有人都很无语,吴军观察员只恨没带个蒸汽抽水机过来。
奥斯曼士兵不断轮换泼水,个个累的筋疲力尽,一切为了胜利。
苏丹许诺:
只要配合友军拿下赫尔松,所有人都将获得不少于20两黄金的赏赐,升一级,赐宅子美女。
赏格听起来很高。
但考虑到赫尔松是关系到奥斯曼能否复国的关键战役,这点赏赐也就没什么了。
……
壕沟里。
吴军炮手扛着铁桶来了。
奥斯曼人纷纷让路,不知这是什么新式武器。
其形状酷似木桶,却是铁制的。
上下一般粗!
炮兵军官厉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