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后现代主义的蜂巢型建筑,整体呈现灰蓝色,和地表融为一体,在高空看很不显眼,离近了之后才能看到其中复杂的结构。n
“你们怎么找到传送门的?”席勒问道。n
“这里的防守很严密,用的建筑材料能够隔绝能量检测,应该就是怕被人从高空中扫到异常能量反应。但正因为防护得太严,反而露出了破绽。”n
“我操控这几台机甲,从四个方位进攻,都有人立刻跑出来应对,可却偏偏有一个方向反应慢了。于是我就推断出,这个方向的能量反应隔绝应该格外严重,否则不至于机器人开了好几炮他们还没有反应。发现了之后,也明显是比别人经过了更多的安保环节才跑出来。”n
“我们两个趁外面混乱的时候,偷偷溜了进去,一路突破安保封锁,果然在这个大门正对着的通道尽头找到了传送门。”n
斯塔克说自己的突破过程的时候,席勒静静地听着。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是在当超级英雄这方面,钢铁侠也确实是个中翘楚。n
他对于机甲的应用非常灵活,并不是一味地当做攻击或者防御手段,而是以一种相当科学的思路去作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再解决问题。n
比如,他发现这么大的一幢建筑,战衣却扫描不到任何异常能量反应,他自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也就思考出了答案,那就是,是为了遮蔽传送门的能量反应,防止被路过的飞船发现。n
紧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检测不到能量反应方向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传送门,而思考出的答案则是反向利用对方的能量遮蔽,哪里遮蔽得越严,哪里就越有可能是传送门所在的方向。n
“你们是如何突破安保封锁的?”席勒又问。n
“我发现文字内的标识是英语,觉得他们可能用的是人类的软件系统,于是就找到了一个接口,骇入他们的内部网络,把能解锁的东西都解锁了。”彼得说。n
“有一部分物理防御没有办法解锁,就用定向爆破炸开。好在他们人手不多,钢铁侠用无人机拖延他们的步伐,我趁机搭设炸弹,突破很成功,就是回来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n
“什么麻烦?”n
“他们把守卫都调到了传送门所在的房间的门口,把我们给堵住了,并且其中几个变成了牛头怪物。房间空间有点小,我们在那里施展不开,差点就被打中了。”n
席勒知道,这应该就是他之前听到的耳机里骚乱的来源。牛头怪物冲进了他们所在的房间,把他们逼退到了角落里。n
没等席勒继续问,彼得就说:“不过我发现这群怪物虽然力大无穷,但没什么智商,而且还特别暴躁,随便一挑逗,就会跟着我跑。”n
“于是我就故意引着他们往人堆里冲,那些守卫怕被踩死,慌乱的往外跑,乱起来之后,谁也顾不得谁了,我们就趁机溜走了。”n
席勒发现,彼得的思维和斯塔克差不多,都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显然是很正常的逻辑思维。n
而席勒的思维并不是这样的,准确来说,他有这样的思维,但是并不常用。n
他在遇到问题之后,首先思考的并不是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而是思考,既然都已经有这个问题了,那还会有什么问题。n
斯塔克和彼得是一条直线深入思考,这条线思考完再换另一条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正常人大部分都是这样。n
席勒则是直接开始发散,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然后再从另一个问题想到更多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不同的点。n
紧接着他开始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由这些点织成不同的线。n
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会努力优化线程,比如,某个问题直接解决可能会简单又有效,但如果用另一种方法同时也能部分地解决另一个问题,那席勒就会采取后面这种方法。n
在多个问题的多个环节当中,找到互相交叉的节点,再为这些节点找寻一个能够多面相顾的最优解,再用能够平衡这些问题爆发时间的顺序,去执行最优解,最后一次性把所有问题全解决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