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无第一的意思是,文人墨客经常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比试琴棋书画等技艺,可在评判时却“各花入各眼”,“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很难说谁到底才是第一。
武无第二则不同,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比一比,胜出的就是第一。
也正是因为有文无第一的说法,也变相导致了文人相轻,因为的确容易找到对方不如自己的地方,从而让自己一俊遮百丑。
尤其文人之间的口诛笔伐更有意思,有时比冷箭还恶毒难防。
三人成虎,指鹿为马,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抹成黑的,那都是一些基本功。
而人们大多喜欢把道听途说的东西用以讹传讹的方式再进行推波助澜,更使得文人之间的争斗就如深海内的漩涡一样。
所以人们经常说,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曾子杀人的典故大概就是对三人成虎的另一种解释。
种种原因使得文人之间的争斗有时虽不用明刀明枪,可也充满了刀光剑影,甚至血腥暴力,和大战来临前的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差不多。
倪雾从前方高声的唱喏中就已经闻出了一股火药味儿,大书院、名书院的学子有优越感,虽貌甚恭,可声音响亮,底气十足,不就是在彰显自己的不同吗
再看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书院学子,唯唯诺诺,亮亮号码牌就进去了,也没人非得知道他是谁不可。
来的人成百上千,把门的只认牌不认人,报不报名号其实都差不多,谁知道你是谁呀
人群慢慢涌进去,又有后来的人群慢慢涌过来,真是形形色色。
忽然,人群中一阵骚乱,有人喊道“哇快看号称八斗才子的李一云来了”
“天啊真的是他前有谢灵运,后有李一云丹青之才,四国学子共有一石,而李一云独占八斗他怎么也来了”
“莫非他也有作品投入,若真如此,头魁非他莫属”
倪雾随众人目光看去,只见一人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五名带刀护卫,径直来到府前。
但见此人年龄约二十五六岁,长得还挺英俊,可满脸全是倨傲之色,根本就没瞧其他学子一眼,甩镫下马,带着几个护卫直接入府,连号码牌都没展示。
而他的护卫则是带刀跟着进入的。
谢府护卫不但不进行盘查,还个个向李一云点头哈腰,唯恐冒犯到他一样。
倪雾不解地问旁边一个学子“这位兄台请了那个李一云不但不排队,不展示号码牌,还让侍卫带刀入内,这似乎不妥吧”
被问的学子一见倪雾气宇轩昂,低低地说道“李一云属于太子的人,是有官职的我听说他此次前来不但投了参赛作品,还是评审人呢”
“既参赛,又评审,那不有失公平吗”倪雾随口问道。
旁边另一个学子说道“我倒是听说他是替太子办差而已,至于投入的作品并不参评,而只供众学子观摩学习。”
“哦今年是谢大师的封笔之年,太子和他有半师之情,派人前来倒的确在情理之中,难怪谢府的人如此恭敬。”
被倪雾问的那个学子道。
“原来如此看来此人真的不简单”倪雾随便敷衍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