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48章 诗赋有屁用?

第248章 诗赋有屁用?(3 / 3)

“当时规定文进士射6箭,凡三箭中帖为上等,正奏第一人转一官,与通判,余循一资;二箭中为中等,减二年磨勘;一箭中帖及一箭上垛为下等,一任回不依次注官;上四甲能全中者取旨;第五甲射入上等注黄甲,余升名次而已。特奏名五等人射艺合格与文学,不中者亦赐帛。”

你看两宋这阔气,考不中的,还赐帛安慰下。

但孝宗这改制在后面就没人实行了,宁宗完全没这么干。

赵与芮一听这是好事啊,让文官能射箭,武官学识字,孝宗这改制是比较先进的,可惜后来没人接着这么干。

而且不得不说,通常皇朝末年的文官,都比较强。

南宋的甚至比明末文官还强一点,蒙元进来时,很多文官都是当武官用,领兵打仗,屯田备粮样样精通。

此时赵与芮一边听着,一边翻看面前的名册和试卷。

名册是单独的,写明了省试人数,和省元的资料,包括籍贯,年龄,考了几次了,家庭背景。

省元试卷上看不到名字,据说是为了防止作弊。

这次礼部挑选了省元和几名比较考的好的省试试卷,送上来给皇帝先看看。

但赵与芮看了会,发现很多笔迹都是一样。

“这不是试卷正本”他恍然大悟。

邓若水和杨长孺同时点头。

宋真宗时代,为了防止科举作弊,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这些人俗称“誊录官”。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就是“易书”,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另外,为了防止誊录官再作弊,规定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考生的原始试卷因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

凡抄过后的卷子,还有另外一批人再复查一遍,叫对读和现在的校正一样,如有违反规定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必定严惩。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科考试卷都不是考生本人的笔迹,而是古代抄写员,即”誊录官”的书法。

考官们拿到的就是誊录过的副本,一般现场有很多考官,还有主副考官。

如果有考官看到这卷子不错,就先交给其他考官再看,得到大部份考官认同的卷子,再交给副考官。

如果副考官感觉他看的卷不错,就写个取字,再交给主考官,主考官如果认为也不错,就再写个中字,这样就入榜了。

然后有些主考官还会抽查落榜的考卷,以防大伙都走眼了,落掉优秀的卷子,但不是个个都会这么做,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当然了,这会还有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即允许落榜考生申请查卷,

“殿试之后,就要分甲,陛下可以先看下省元的大概情况和前几名考生们的实力。”邓若水这时提醒赵与芮。

科举分级有甲科乙科,北宋前期也是以甲乙来分,代表了水平高低。

进入南宋后,改为一甲,二甲,三甲,四甲,甚至五甲。

到明清后又分成甲、乙两科。

不过那时区分很明显,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称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叫乙科。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