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克拉克森一上来,就展现出活力和速度。
一下子就打了尼克斯一个措手不及,上来就连续两次撕裂尼克斯的防线,帮助球队连续得分,分差又重新拉回到了3分。
解说员悻悻然,没有再说什么。
但克拉克森的问题依旧存在,那就是打着打着他就飘了,各种不着边际的强投又开始了,传球还出现了失误。
一下子又被尼克斯抓住机会猛打,分差又来到了8分。
不得已,迈克布朗紧急叫了暂停。
这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啊!
既能杀人,也能把自己捅死。
解说员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克拉克森:“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我不知道他在场上还能干什么?”
评论员:“乔约翰逊的速度跟不上,进攻节奏也不在一个点上,我觉得他也替代作用也不大。”
这可谓是一针见血的评价了。
此时坐在场下的薛连城也是这么想的,如果继续上乔约翰逊,那么分差只会被越拉越大,原因很简单,进攻节奏不在一个点上的。
这段时间乔约翰逊上场的时候,他已经很配合很迁就对方了,但效果还是没怎么好。
要知道,他可是球队核心,他来迁就一个角色球员的进攻节奏,这本来就是一件倒反天罡的事情,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所以,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乔约翰逊继续顶替克拉克森上场会是什么后果。
至此。
差不多可以宣判,迈克布朗的临时调整是失败的。
而迈克布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知道这光头面包是灵光一闪还是怎么回事,竟然把常规赛的阵容重新捋一遍。
没错。
让考特尼李顶替乔约翰逊。
解说员那是相当诧异:“考特尼李的持球突破能力几乎等同于零,控球运球的能力,也就是过半场的水平,竟然让他来担当第二持球点,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评论员也给看懵了:“考特尼李在首发的时候,乔治还没有受伤,那时候乔治就是湖人绝对的第二进攻点,并不需要担心持球和第二组织点的问题,考特尼李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做好防守,偶尔空切,投投三分。现在乔治受伤了,球队急需要第二持球点,第二进攻组织点,第二突破点,考特尼李很显然不是理想人选。”
主持人:“是的!我也感觉迈克布朗有点病急乱投医了,怎么能让考特尼来做球队的第二持球点呢?”
其实不光他们惊讶,在迈克布朗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薛连城也是万分的不可思议。
他同样搞不明白迈克布朗这是什么意思?
而迈克布朗很快给出了答案:“兰德尔在高位做策应点,考特尼李从旁接应,薛!你还是按照你的节奏来,我希望你回到自己熟悉的位置上。”
这不就是上一轮系列赛,他们对付马刺的时候应用过的一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