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袁氏关系较为紧密的朝中大臣,亦是纷纷上前,说道“臣附议”
就连那些中立的大臣,亦是说道“臣附议”
看到几乎满朝文武,都希望能够重赏周琦,天子当即问道“当如何赏赐”
袁氏兄弟对视一眼。
最终袁逢上前说道“此前朝中公卿,还在为何人接替右中郎将之职而争论不休,周子异既然立此奇功,足以证明其有胆有识,能够相助陛下剿灭黄巾。”
“臣提议,封周子异为右中郎将,令其统兵剿灭颍川黄巾。”
此言落下,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寂静之中。
周琦功劳固然很大,可是其并非出身士族,而且年龄也不大,此前也只是区区安丰县长。
右中郎将对于如今的大汉而言,那可是妥妥的军中高级将领,实权甚至还要超过身为九卿之一掌握禁军的卫尉。
无论资历还是出身,周琦显然都不够格。
天子看着袁逢,问道“若朕没有记错,当初举荐其担任安丰县长者,便是袁卿吧。”
袁逢不卑不亢的说道“臣不仅举荐其为安丰县长,还向右中郎将举荐了周子异,他这才被征调前去平定黄巾。”
天子饶有兴趣的说道“如此说来,周子异算袁卿门生喽。”
袁逢再拜道“所谓举贤不避亲,臣正是看中了周子异才能,才会屡次三番向朝廷举荐。”
袁逢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道“彼虽立奇功,或许处于侥幸,恐怕还不足以封其为右中郎将吧,还请陛下明察。”
有了人开头,其余公卿自然也不甘寂寞,反对者居然不在少数。
说到底,还是周琦的家世不太好。
若其如此年轻就担任右中郎将职位,地位就不在这些大臣之下,自然会有很多人心中不服。
无论是出于嫉妒,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这些人都站了出来。
天子见状,却是嘴角微微翘起,最终看向司徒张温,问道“张卿可有想法”
张温沉吟半晌,最终说道“周子异屡战屡胜,绝非倚靠侥幸才击破黄巾,的确乃统兵奇才。”
“今贼势浩大,陛下不可拘泥于出身、资历,当破格提拔俊杰。”
“然其毕竟太过年轻,不宜封赏过甚,以免生出骄横之心。”
“臣以为,可封其为假右中郎将,假节,令其挂帅速速剿灭颍川黄巾,以解司隶之危。”
天子闻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道“准奏”
再说一下更新吧,本书一章保底五千字,按这个标准加更一章都万字了。这些字分成两章都可以,再加一千字分三章都行,但那样做没意义。
历史书,特别是这种类型的,不太好写,就算照着写好的原文打字都很慢,因为很多词、句都不常见。
我之前尝试过日万,首先就是风格方面逐渐偏于大白话,因为这样写得快,其次就是质量明显下降,这个我能感觉得到,从大家的反馈中也能察觉出来。
而且写多了,身体也受不了。
这本书我打算写好一点,写长一点,想要把质量保持下去。
更新方面,等我上午不去医院针灸、治疗以后,再视情况尽量多写一点,兄弟们见谅哈。
说实话,看到有兄弟嫌更新慢,其实俺也很开心,至少说明兄弟们有期待感嘛,总好过无人问津。
本书均定已经一千一百多了,虽说咱们读者基数少,但后劲很足,涨势也很猛,完爆很多收藏比咱们多很多的书。
说实话,像咱们这种比较传统的历史书,前期k不过别人,没推荐真的很难熬,只能靠质量打持久战。同期上架的有本历史书质量很不错,首订也比我好,没能熬住切了,真觉得挺可惜。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