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一心忠于汉,这与周琦的野心不符。
盖勋一日不死,则周琦一日不能有反叛之举,否则必失天下所望,名声尽丧。
活着的盖勋,也只会成为周琦的掣肘,再也不能成为助力。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洛阳城外与董卓对峙之时,周琦如此爽快就答应,留下盖勋为人质了。
只不过。
周琦虽然重重算计,终究还是敬佩盖勋为人,对其也有着深深的愧疚心理。
若有可能,他也不愿这么做。
可相比起江山社稷,以及自己的宏图大业,这点私人感情又算得了什么
假如没有盖勋的临终绝笔,周琦得知对方死迅以后,纵然会心中悲痛,却也不至于昏迷过去。
只因为那封书信,让他后悔不已,扼腕叹息。
你道为何
原来在书信之中,盖勋已经明确说出吾知子异素有大志,或存改天换地之心,然君子论迹不论心,至少从现在看来,子异所行所为于国于民皆有利也。
若天下太平,子异必为治世之能臣;一旦朝廷威严尽丧,诸侯逐鹿四方,子异亦为一方枭雄是也。
吾本一心兴复汉室,奈何人微言轻,力有不逮,只能坐视董卓乱政,践踏王室,祸国殃民。
今大厦倾覆,朝纲崩坏,诸侯割据,乱世已成,不可逆也。
吾知子异志向,不求能够再兴汉室,只望君能早日清平乱世,救命于水火之中。
盖勋绝笔。
这封书信之中,丝毫不提他自己所受的委屈,也没有指责周琦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够早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这份大仁大德,以及那宽广的胸襟,终究还是让周琦破防了。
他如果早就知道,盖勋看到山河破碎,并不愚忠于汉室的话,或许就不会坐视对方死于长安了。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伪命题。
盖勋虽然已经看清了这个时代的本质。
但他只要活着一日,哪怕明知不可为,仍旧会选择忠于汉室。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慢慢的放逐自我,让自己在病痛中逐渐消亡,就好像提前在预示着大汉的未来。
现在他死了。
也就可以放下心里的包袱,让尘归尘土归土。
只不过,他还是牵挂着万千黎民。
想到以上种种,周琦忍不住抱头痛哭。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止住了哭声,抬头看着那道刺破苍穹的光束,喃喃自语“这个时代,或许再也没有像先生这样的人了。”
“我在此向先生发誓,哪怕穷极此生,亦要扫平乱世,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繁荣的日子,让汉人不再经历五胡乱华那种惨剧。”
“这条路上,谁敢阻拦,吾必斩之。哪怕杀尽世家,屠尽诸侯,亦要完成此誓”
“轰隆隆”
随着周琦发誓完毕,天空之中忽然有一道惊雷炸响,只见刺眼的闪电划破苍穹,仿佛开天辟地。
“哗啦啦。”
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周琦张开双臂,仰面拥抱天空,眼中的迷茫与萎靡一扫而空。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