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文聘,由于与李严乃是同乡,现在也被刘表所猜忌。
刘表并不糊涂,文职方面可以交给荆州本地的士人,真正统兵将领,却大多与之有血缘、姻亲关系。
刘磐、张允如此,蔡瑁、黄祖亦如此。
眼看刘表发怒,霍峻心中暗叹,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他知道,荆州没救了。
却说刘磐在征调兵马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向刘表申请了不少钱财,让人分发了下去,果真暂时稳住了人心。
为了鼓舞士卒奋力杀敌,刘磐许诺重赏,荆州士卒每斩首一级,就能获得非常丰厚的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钱财的鼓舞下,这两万士卒也都压制住了对于徐晃的恐惧,在刘磐的带领下,仗着人多势众冲出城去,主动出击。
与此同时,却是有一封未署名的密信,从汉寿城内送到了徐晃军营。
徐晃看完书信里面的内容,对着高顺、李严问道“其上所言,是否可信”
李严接过书信,仔细揣摩以后,笑道“将军放心,绝对可信。”
徐晃闻言,却是有些面露难色,道“信中让我此战务必大破荆州兵马,挫其锐气,唯有如此方能逼迫刘表下定决心投降。”
“然出城兵马有两万五千人,而且都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士卒。”
“此前我能在长沙大破刘磐,乃是因为对方误判了我麾下兵马的数量,轻敌才能侥幸有此战果。”
“此番刘磐有备而来,且兵马是我三倍有余,想要大破荆州军,挫敌锐气,恐怕不易”
徐晃作为当世名将,并没有被此前的连番胜利,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巨大名望冲昏头脑,看待事情反而非常透彻。
正如他所说那般,自己麾下兵少,想要获胜并不容易。
如果刘表愿意启用黄忠,恐怕徐晃敢未必会轻易与荆州军交战了。
李严听到了徐晃的话,亦是眉头紧皱,暗中思量对策,不过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想要以少胜多,大多依仗出其不意或者埋伏、奇袭,想要正面击溃有准备且兵力远远多于自己的敌人,要么是骑兵对步兵,要么就需要有压倒性的武器装备。
事实上,如果步兵提前做好了准备,哪怕正面硬刚骑兵也毫不畏惧,这种事情在华夏战争史上并不鲜见。
不过真正优秀的骑兵将领,也绝对不会蠢到正面冲击有准备的步兵方阵,大多都是选择追击溃军或者是袭击、骚扰。
就在徐晃、李严二人愁眉不展的时候,高顺却是起身说道“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陷阵营乃是从各营挑选的最精锐的士卒,拥有最好的武器装备,享受着最丰厚的福利待遇,也是时候报效主公了”
徐晃、李严闻言,都是错愕的看向高顺。
徐晃问道“高将军何意”
高顺正色道“送信人的目的,是让我们挫敌锐气,瓦解荆州军的抵抗意志,迫使刘表献城投降。”
“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一定非要大胜。”
他目视徐晃,道“若能以一千兵马挡住两万荆州兵进攻,会不会摧毁他们的意志”
徐晃闻言,不由眉头微皱。
他与高顺几乎同时被周琦提拔,也知道高顺练兵的确不凡,陷阵营战斗力十分强悍。
可是这些年来,高顺始终跟在周琦身边,陷阵营几乎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
徐晃也是被外放了出去,对于陷阵营了解不深。
因此,当他听到高顺的话以后,在震惊之余却并不如何相信。
以一千对两万,完全是以卵击石,正面交锋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
李严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将军说笑了,以一千兵马对阵两万荆州兵,还有张允所率领的五千人压阵,绝无丝毫胜算。”
高顺却是面无表情的说道“此战陷阵营愿为先锋,公明可率领兵马压阵,若某不敌自会发信号,彼时将军再来救援不迟。”
徐晃心中虽然迟疑,却也十分相信自家主公的识人之明。
高顺既然如此被主公器重,绝非凭空夸海口之人,而且以徐晃对高顺的了解,对方既然敢这么说,想必有些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