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整理了一下衣襟,正色道“将军若弃官去投车骑将军,纵然能够召集千余旧部,却也不过只是一介别部司马。”
“并非车骑将军没有识人之明,奈何军中诸将升至如今位置,都跟随车骑将军许久,立下了汗马功劳。”
“纵然车骑将军看重兴霸,却也不会破格提拔,否则必然引得军中诸将不满,是也不是”
甘宁略微沉吟,继而点头道“先生所言不错,身为一方主君,自当明令法典,赏罚分明。”
“我贸然去投,未立寸功,自然不敢奢求高位。”
“只要车骑将军能够给立功机会,我并不担心未来升不了官。”
贾诩却是笑道“如今正有一桩泼天功劳,兴霸何必视而不见”
甘宁心中微动,很快就想明白了贾诩言下之意,当即眉头紧皱,有些迟疑。
贾诩知道甘宁心中所虑,继续劝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刘璋既非明主,又非朝廷所册封益州牧,更没有对兴霸有任何实质性恩义。”
“既无君臣之情,兴霸无论做什么,世人亦无话可说。”
“且吾闻刘焉自入巴蜀以来,对于益州本土士人多有打压,兴霸也是巴郡人氏,应该对此多有体会。”
“前巴郡太守之下场,兴霸应该还记得。”
“无论是为了个人前途,还是为了巴蜀之地的长治久安,兴霸都应该有所抉择。”
甘宁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过了许久才猛然停住步伐,咬牙道“甘宁愿受先生驱驰”
贾诩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历史上甘宁反叛之所以失败,原因大概有两点。
甘宁在反叛之前已经辞官,没有了官面上的力量,仅凭麾下锦帆贼以及一些豪强,想要成事几乎不可能,此其一也。
刘表虽然派遣属下策反甘宁等人,想要染指益州,奈何缺乏魄力,没有趁机大举派兵进入巴郡,只寄希望于甘宁等人反叛成功,主动带着巴郡投效荆州,此其二也。
正如历史上刘表争夺交州那般,也只敢搞些小动作,不敢派兵抢夺,所以刘表在占据荆州的十七年内,对外几乎寸土未得。
或许也正是为此,哪怕与刘表有姻亲关系的诸葛亮,以及襄阳本地名士庞统,都认为刘表难成大事,不愿投效。
周琦却大不相同。
他铁了心要取益州,就算甘宁没有被策反,也会亲率大军强取巴蜀之地。
这就是有进取心的君主,与只是坐谈客的刘表之间区别所在。
郡守府内。
甘宁走到了郡守身旁,道“我抓了一些荆州的细作,请问使君,当如何处置”
巴郡太守樊敏已经七十多岁,听闻甘宁之言,却是抬了抬眼皮,道“兴霸看着办吧。”
看着没有丝毫作为的樊敏,甘宁不由微微一叹。
樊敏名声卓越,乃是刘焉杀了前巴郡太守以及灭了十数大族以后,为了稳定巴郡局势,才挑选出来的新任郡守。
樊敏自担任巴郡郡守以来,秉承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对于政务全部放权,只是安心治学。
甘宁说道“巴郡既然已经出现了荆州细作,车骑将军或许有图益州之心,还请使君召集郡中官吏,共同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