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既斩公孙瓒,已经为刘虞报仇,彼若不愿来朝中为官,将军只需再封赏刘虞其余旧部为各郡郡守,他们必然自相攻伐。”
袁术饶有兴趣的问道“子异还请细说,有何良策”
思来想去,袁绍于是命人斩掉了公孙瓒首级,让人送给了曹操。
袁术见周琦情深意切,丝毫没有作伪的样子,心中也安定下来,道“既如此,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袁绍穷追不舍,斩首两万,俘虏五万,而后更是杀入山中,掳黑山贼不计其数。
“昔日高祖皇帝杀白马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如果真的由自己拥立陈留王为帝,日后权势必然不在袁绍之下。
周琦闻言大喜,当即让袁术签下文书,而后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回襄阳,让黄忠、文聘、李严等南阳郡人氏北上取南阳。
只是以前冀州内有黑山贼张燕,外有强敌公孙瓒,袁绍需要曹操这么一位小弟,才对其百般忍让。
于是群臣表奏天子,颂袁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袁绍采纳荀攸之策,先断公孙瓒后援,而后将公孙瓒在后方开垦的田地全部摧毁。
未曾想,袁绍刚把公孙瓒首级送出去没多久,本来支持自己加封王爵的袁术,却是第一个跳了出来,并且命人书写檄文,怒斥袁绍违背高祖皇帝白马之盟。
袁绍有些奇怪的问道“张燕引兵十万前来攻我,公达为何不惊反喜”
“今袁本初藐视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子异何不遵从先帝遗诏,另立陈留王为帝,也好兴复汉室啊。”
尚书崔琰亦是极力劝谏,怒斥袁绍家族四世五公,世受皇恩,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欲行不轨之事,必将有辱袁氏门庭。
至此,与袁绍争斗多年的北方诸侯公孙瓒,陨落。
周琦笑道“公路兄返回汝南以后,可以上书朝廷,具言袁本初之功,建议封其为王。”
袁术闻言脸色微沉,道“若果真如此,岂不更涨了袁绍声势”
天子诏三报不许,袁绍乃拜命受赵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于邺郡盖赵王宫。
袁绍喝道“孤若不封王,麾下将士官职难以提升,众人岂能同心协力,助孤扫灭天下奸佞”
若曹操不识趣,袁绍就会自领大军南下,将兖州踏为平地,生擒曹操于帐下。
对于曹操,袁绍始终非常忌惮,特别是荀彧、郭嘉先后抛弃自己,转投曹操这件事,更是让内心极度骄傲的袁绍,心中非常不爽。
“且兄一心为国,名扬海内,德行操守皆为士人所称颂。”
袁绍得知这个消息,不由气得吐血,拿出了袁术劝自己加封王爵的书信,怒斥袁术心怀不轨。
现在袁绍尚未平定北方,如果敢贸然称王,必然会引得许多心向汉室者心中不满。
袁绍闻言大喜,当即疑虑尽除。
周琦却是面露难色,道“吾固然有心放兄长离开,然此前兄长就撺掇吕布攻打庐江,以致庐江郡都尉黄邵战死,庐江郡守陆康被杀。”
至此,北边一个汉,南边一个汉,出现了天有二主的奇葩之事。
“只要大将军不惧,十万黑山贼一战可破。”
“此次又无故兵犯庐江,逼迫吾结束益州战事,提前返回。”
袁绍麾下大将文丑,斩公孙瓒于马下。
荀攸却是笑道“大将军连破公孙瓒、张燕,威震河北,又有天子在邺城,谁敢不从”
这条计策,乃是贾诩所设。
袁绍进封王爵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天下哗然,心向汉室者无不对其口诛笔伐。
“若有能另立朝廷者,非公路兄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