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面露惊愕之色,问道“孝直何出此言”
法正说道“雍闿、朱褒、高定、孟获等南中叛将,所依仗者多为南中蛮族各部。”
“起兵初期,蛮族忙于攻城掠地,尚且刻意约束。”
“若主公此时南下平叛,叛军为了身家性命着想,无论汉人还是蛮族,都会同心协力共御天兵。”
“相反,假如主公不去平叛,以蛮族各部那种不受约束、无法无天的性格,必然会居功自傲,在南中各地大肆劫掠。”
“劫掠既起,恐怕就连雍闿、朱褒、高定、孟获等人亦难约束,必然大失人心。”
“等到主公来年带领朝廷大军前去平叛,饱受欺压的小部落以及汉民,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此何愁南中不定”
周琦听到了法正的算计,也不由暗自吃惊。
他没想到,这个年龄的法正,居然已经有了贾诩的些许风采。
可是周琦思来想去,最后却非常认同法正之言。
心中虽然那有了计较,周琦却也不好当众驳了王商等益州文武的面子,当即说道“孤今日乏了,暂且散会,明日再议。”
众臣告退,周琦却是暗中留下来徐庶、周瑜以及李恢。
徐庶现在已经被封为军师中郎将,可谓是位高权重,周琦之所以没有当众询问对方意见,也是为了给周瑜、法正表现历练的机会。
但是真要到了拍板的时候,周琦也必须要听一下徐庶的意见。
徐庶现在不仅是周琦麾下首屈一指的谋士,而且在巴郡这么多年,又与巴人多有接触,对于益州的局势要远远超过众人。
至于留下李恢,却也并不意外。
李恢出身南中八大家族之一的李氏,和其余各族之间也都有来往。
历史上,李恢就是蜀汉的庲降都督,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时候,李恢立功最多,因此被封为汉兴亭侯,并加拜安汉将军。
此后蛮人再次叛乱,亦是李恢将之平定,并且征收蛮人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蜀汉的军用物资,极大充实了国库。
李恢所担任的庲降都督,大致就相当于项弘现在的南中都督,权势极高。
再加上李恢的出身,对于南中局势最为了解,因此周琦将之留下征询意见,却也并不唐突。
三人坐定,周琦率先看向李恢,问道“德昂出自南中李氏,想必对于南中各大家族以及蛮族部落,都颇为了解。”
“今日孝直于议事厅所言,德昂以为如何”
李恢说道“法孝直所言的确不错,南中地势险峻,山林密布,毒虫猛兽不计其数,更兼蛮族横行,易守难攻。”
“今益州初定,若准备不够充足,的确不宜仓促进兵。”
周琦又看向周瑜,问道“公瑾以为如何”
周瑜略作沉吟,道“法孝直所思虑者,的确较为周全。”
“然愚以为,平定巴地时日不多,巴人对于主公之忠诚尚显不足,此时不宜征召巴人南下平叛。”
周琦问道“公瑾觉得,应该全都征召山越前来平叛”
周瑜摇头道“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