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哪怕明知这是蒯越的策略,仍旧接下了这些差事,将那些关系甚大的案件全都一一审理。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确有着非凡的政治才能,纵然那些案子都关系甚大,或者是非常难办,在诸葛亮的抽丝剥茧之下,全部被调查的水落石出。
无论案子背后牵涉到何等人物,诸葛亮都是秉公办理,最终虽然得罪了许多人,名声却也在荆州传开,深得百姓爱戴。
只是让蒯越始料未及的是。
诸葛亮可不是那种好相与之辈,不可能一直被动接招。
他在办案的过程中,又精挑细选了好几桩案件,请求边让把这些案子交给自己处理。
边让大笔一挥,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就把案子都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所挑选的这些案子,大多都与蒯越有关。
接下来的时间,不断有蒯氏直系或者旁系强抢民女、侵夺土地、贿赂官吏、逃避税收的事情被扒出来,导致许多蒯氏族人被抓捕入狱。
这些事情,在世家大族中甚为常见,根本没有哪个世家敢说自己家族无可挑剔。
就算嫡系全都秉性贤德,家族这么大,旁系之中也难免有些害群之马。
最为重要的是,世家能够传承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灰色产业。
随着诸葛亮以破案为源头不断深挖,最终导致蒯氏不断有人锒铛入狱,也引得荆州各大家族人心惶惶。
真要让诸葛亮这么查下去,没有哪个世家经得住查。
于是在蒯越的带领下,许多荆州世家大族联合在一起,开始弹劾诸葛亮,声势极其浩大。
只不过,当这些人开始弹劾的时候,荆州刺史边让又非常不巧的病倒了,根本看不了公文。
无奈之下,这些人居然又把弹劾公文送到了楚王殿下那里。
楚王却以这些事情归荆州刺史管为由,又把所有弹劾文书都原路发回。
直到现在,荆州的世家大族才感觉事情有些不对。
恰在此时,一桩蒯越兄长蒯良在地方任职所经手的大案被诸葛亮扒了出来,居然让蒯良这位两千石郡守因失职之罪而被罢职免官,甚至还押解到了襄阳要进行审查。
“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
蒯府。
当蒯越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不由瘫软在地。
他终于已经完全确认,所谓的诸葛亮只不过是楚王推出来的一枚棋子罢了,否则以蒯良的地位,纵然有所失职,也绝对不可能会有如此下场。
蒯越之所以能够屹立荆州不倒,除了蒯越乃是荆州别驾身居要职以外,还与兄长在地方担任两千石郡守脱不开关系。
能够在地方担任郡守,就意味着亦可掌控许多举孝廉的名额。
蒯氏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让族内有更多的子弟当官,那么和其余世家大族进行利益交换,互相推举孝廉,也就成了蒯越崛起的根本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两汉以来许多世家经久不衰,族中高官层出不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