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送走书信以后,对于审问结果是否准确仍不放心,又寻机生擒了一名袁军校尉。
此类将官,知道的总比士兵更多。
果不其然。
赵云最后得到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结果,在樊城久攻不下以后,如今袁绍麾下分成两派,一派仍然坚持继续与楚国交战。
至于另一派,却是主张先取徐州,再寻机覆灭楚国。
当然,包括袁绍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主张先灭掉楚国的。
毕竟,楚国可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好不容易安抚住了徐州,可以让赵国心无旁骛的进攻楚国。
一旦此时与徐州交战,楚国就有可能趁虚而入,到时候两线作战,并不利于赵国。
正是因为有此考虑,所以绝大多数人才反对与徐州交恶。
至于另一派,却是以文丑为首的部分河北将领,由于颜良被马超斩于阵前,导致许多河北将领对于楚军有些心生畏惧,这才想要更换战场。
只是苦于没有袁绍的支持,他们也无能为力。
此番袁绍派遣文丑驰援汝阳,文丑在得知刘备先是拒绝出兵解汝阳之围,而后又拒绝粮草以后,就开始擅作主张,故意派人越界进入沛国境内,让他们收割庄稼。
当然,文丑也不敢做得太过,这才没有掳掠百姓以及攻城掠地。
由于此前袁绍对于刘备心生不满,因此也就默认了文丑的态度。
袁绍却是不知,文丑正是想要利用越界收割庄稼这件事,逼迫刘备忍不住率先动手。
那个时候木已成舟,就算袁绍再不想与徐州开战,都于事无补。
赵云探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敢怠慢,急忙命人快马加鞭将之送往徐州。
刘备看完了赵云传过来的消息,不由暗自叹道“好在没有鲁莽行事,派遣益德前往沛国,否则恐怕真的要如了文丑那厮之意了。”
徐州文武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也都暗自捏了把汗。
刘备环顾众人,道“既知此乃文丑之计,又当如何应对”
众人闻言,皆沉默不语。
这件事情的确不好处理。
如果是袁绍铁了心要攻打徐州,刘备没有选择,自然也会倾尽全力与之一战。
可是现在,袁绍明显不想与徐州交战,只是麾下将领擅作主张,再加上刘备此前两次拒绝,已经惹恼了袁绍,因此也就对文丑听之任之了。
如果刘备对于文丑麾下将士不管不顾,那么沛国今年的收成可就要归属袁军了。
如果派兵前去阻拦,双方极有可能爆发冲突,继而引起两国大战。
眼看众人皆沉默不语,糜竺却是站了出来,说道“此时与赵国交战,并非上策。”
“依我之见,既然那文丑不敢太过分,只敢派兵收割庄稼,大王不妨一面下诏让沛国境内百姓快点收割庄稼,一面派出兵马前往沛国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