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所有人都不曾意识到的知识点,华夏有史以来拓土面积最广的蒙元之所以打下的疆土如此庞大,除了其前几代统治者的雄材大略,更在于他们的别无选择。
其实蒙元的早期情况与明末的辽东女真崇祯登基之前很相似,他们都在直面一个恐怖的大帝国,而且是完全打不过的那一种,虽然能凭借战术优势搞点局部胜利,但整体上还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得不从其他方向上获取更多的土地。
就这一点而言,满清可比蒙元差得远了,甚至可以说连提鞋都不配。
蒙元早期的中坚阶层是拥有草场和牧群的牧民,他们往外开拓的源动力自然是获取更多的草场。
只不过他们南方毗邻的是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大金,一个强横的野蛮大帝国。
正是因为一开始打不过大金,所以蒙元早期就把征服的目光投向了西方,西辽、花刺模子,波斯、高加索,几乎征服了整个西亚和东欧,先头部队甚至都打到了多瑙河一带。
而正是靠着这些征服来的土地,蒙元的综合实力得以飞速提升,然后返回头来次第覆灭了西夏、金国、大理,最终艰难的灭掉了南宋。
后来蒙元制定的四民分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北方汉人、南人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其实就是他们被蒙元征服并统治的先后顺序。
正所谓先上船的人,有更好的机会占据靠窗的座位。
话再说回北宋,由于大宋对土地兼并的不抑制,导致那些个有实力的地方豪强,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大宋内部的平民百姓自耕农下手,掠夺他们的资产和土地。
而这种兼并小民的土地过程,就烈度而言,可比跑到大宋边疆去跟野人抡刀子轻松多了。
正是这些掌握着地方话语权的豪强们对开疆扩土的冷淡,却才从根子上导致大宋这个国家机器对外的扩张力缺乏,纵然其中有某个或者某些人物极力推动外战,却也最终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不了了之。
而大宋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其实就是士大夫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个国家的问题是无法从外部入手解决的,却才不得不选择内部纠错。
或许大部分宋人对这里面的门道并没有个清醒的认知,,但是只要是个正常人,却都能隐隐约约的意识到对他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没错就是土地。
未来引发宋江梁山起义的,其实就是宋徽宗借西城所搞“稻田务”,强行掠夺山东、河南等地百姓的土地,然后才引发出来的乱子。
而江南方腊起义,则是宋朝官员借助花石纲为引子,在江南大肆掠夺田地而爆得雷。
这里要注意,这些个被掠夺土地的人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那些地方豪强。
如宋江、晁盖、卢俊义、史进、李应、穆弘等,甚至包括柴进,皆是家产被剥夺,然后聚啸梁山泊。
江南方腊等人也莫不如是。
至于真正的底层平民,则是那些个某溪村、某家庄的庄户,其实本质上就是租种豪强土地的佃户,他们只合作得动乱中的炮灰而已。
你道那些个庄户不想拥有自己的土地吗
他们当然想,做梦都在想。
只是在大宋,普通的平民百姓即便拥有了土地,最终却也很难保住,早晚或被豪强,或被官府掠夺了去。
如此对些个底层平民来说,倒不如直接安生的做个庄户来得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