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番,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给了李云海极大的鼓舞。
李云海得到了合伙人的支持,便开始行动。
他联系了省内最有名的几所大学。
本省是全国教育大省,在80年代拥有四所重点大学。
西江大学、国防科大、矿冶学院、莲城大学。
矿冶学院也就是后来的中南工大。50年代,由国内6所著名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设置了地质、采矿、选矿、有色金属冶金4个系。
李云海实现我国碳粉材料国产化的决心,成功的打动和说服了这些学校的领导。
四个重点大学,组建了一个50人的科研组,全部由教授、博士、硕士组成。
李云海又请来了省化工研究院、西州高分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最后,李云海集结了一支80人的高端科研队伍。
这80个科研人员,每个人的科研补贴高达200元每个月,全部由李云海承担,每个月的补贴就达到16万块钱。
除此之外,李云海做出承诺,只要科研团队攻克了a的难关,给整个团队100万的奖金,由团队成员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研究所需的设备、材料,全部由李云海投资。
粗略一算,李云海在这个项目上的总投资,至少要达到千万以上。
有些科研设备特别昂贵。
一台激光测度仪,就需要60万人民币
他愿意投资,他要的只是专利
只要专利研制出来了,以后肯定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
但对当时的人来说,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李云海的行为。
花费1000万以上的巨资,就为了研究一个a
这项技术东洋人早就有了,你买人家的用不就行了
然而,哪怕全天下的人都嗤之以鼻,李云海也不改其初衷。
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林小凤听到李云海计划投资1000多万研发a时,被惊呆了
林小凤以为花个几百万,两人平摊,自己顶多花上一两百万,就能研制出来。
现在刚刚立项,资金的规划就达到了上千万
这还得了
如果项目研制受阻,那后续的投入更是一个无底洞
这天,李云海到林芝家玩。
吃过晚饭后,林小凤找到李云海,委婉的提出来,说自己资金有限,承担不起这么大的项目。
她只有3000万的资金。
天华大厦她投资了900万。
耗材厂她投资了500万,后续可能还要追加投资。
她手里只剩下千来万的资金,如果全部耗在一个未知的科研项目上,那她就真的无钱可用了。
李云海很爽快的回答道“姑姑,你想退出,你就退出吧你说得对,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功,我现在也不好说。最后要投入多少钱,我也算不出来。我们两个人,没必要全部耗死在这个项目上。”
林小凤觉得很不好意思,说答应过你的事情,我又反悔了。
李云海一脸沉静,笑着说没事。
林振邦听到他们的对话,问李云海,a是什么东西
李云海便做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明。
“碳粉的原料是碳黑,就是一粒粒的细微的黑色颗粒,正常情况下,这些碳黑粉尘,不能被激光打印机打印成文字,需要一种电子来进行聚集,a在其中就是产生电荷的作用。”
林振邦等人都听懂了,问道“那这个技术,很难研究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