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諡號均为二字,首字固定为“文”,次字依据道德、功绩等擬定。
虽无官方等级制度,但实际存在隱含排序。
文正是最高等级,象徵“道德博闻、靖共其位”之意。
次为文贞,在宋仁宗前为最高諡,后因避宋仁宗名讳改“文正”,明代仍保留。
其他依次有文成、文忠、文端、文定、文简、文懿、文肃、文毅、文宪、文庄、文敬、文裕、文节、文义、文靖、文穆,次第降低。
这就是文官十八諡號的具体名称与排序,在《大明会典》中有明確注释。
“以张阁老为朝廷所做功绩,礼部认为可以在文正、文成和文忠中进行选择。”
徐学謨在內阁值房直接提出三个张居正適合的諡號,独跳过文贞,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魏徵就是文贞,所以这个諡號大多是给都察院御史,以表彰他们敢於范言直諫,张居正明显是不適合使用文贞这个諡號的。
徐学謨说完就坐下,等待內阁议论。
魏广德没说话,看向其他人。
其实諡號这个东西,对於曾经首辅来说,肯定都不能太次,但也绝对不是说就应该得“文正”。
大明歷史上,諡號“文正”的官员並不多,仅有李东阳和谢迁二人,其他的都不是。
前面那么多首辅重臣都没得“文正”这个諡號,其实不能因此就说张居正没有获得就是皇帝对他的打压。
魏广德倒是知道,张居正的諡號其实是文忠,也就是皇帝选择了礼部上奏的諡號里最差的那个。
毫无疑问,这是皇帝对张居正多少心里有些不满的反应,但这个文忠的諡號,也绝对不低。
久久见没人说话,魏广德就知道,这是礼部的態度了。
於是,他开口说道:“礼部商议的意思,就是报三个諡號请陛下圣裁,有没有其他意见比如更加看重给张阁老哪个諡號更合適”
魏广德向徐学謨追问道。
“首辅大人,礼部上午商议是,大家对文成其实比较看重,认为以张阁老为朝廷鞠躬尽瘁的功绩,赠文成比较合適。”
他没有说给文正规格有点偏高了,至於谢迁、李东阳为什么能得到“文正”这个諡號,不好说。
毕竟,其实赠与諡號,很多时候並非严格按照官员功绩定下来,还有当时政治环境的因素,以及皇帝的態度。
魏广德看向礼部另外两位侍郎,询问他们的態度。
於是,两人先后起身,也都是类似的看法,赞成赠张居正“文成”的諡號。
余有丁也这么说,那基本上就说明礼部是比较客观的看待张居正的功绩,认为二等諡號已经足以褒奖张居正为朝廷所做贡献。
不过,魏广德也不会马上拍板,而是看向张四维和申时行。
“二公如何看”
魏广德开口问道。
申时行首先表態道:“礼部所言,汝默也比较认可,文成较为合適。”
毕竟是礼部公议的结果,內阁一般也不会打礼部的脸,都会选择附和。
而到张四维这里,態度和申时行也相似。
“我亦认可汝默所言,礼部所提諡號较为合適。
不过此事毕竟关係前首辅盖棺定论,所以我建议不妨召集九卿再商议后,把结果上奏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