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不是商户问题,多是隆庆朝以前官府每遇重大支出,往往都是向盐商售卖盐引筹集银两。
比如王守仁平叛时,官府府库不足,他就直接抽盐税的方式,筹集银两招募军士。
而这,不过是明朝对盐商剥削办法之一,让他们承受本不该承受的成本。
而魏广德考虑的,就是各大盐场彻底退出食盐市场,以后盐场不再收售食盐,把市场交给盐商。
盐商要参与食盐的收购、运输和发卖,必须竞標获得销售地,上了名录才算有资格收售食盐。
而官府只监督盐商收购食盐的数量和运到销售地的数量,以监督的角度对不法盐商进行惩处。
这其实是很大胆的想法,也是明末至清朝时期的办法。
看似朝廷失去了对盐业的掌控,但实际上监督权却会让盐商更加小心谨慎,避免为谋求暴利而採用的不法手段被官府察觉,反而可以有效稳定盐价。
魏广德的想法其实和曹一夔对盐政改革的想法是天差地別的,所以他了不少时间才慢慢消化了魏广德的提议。
“魏阁老,盐场不管收盐,这”
“提供专卖集市,灶户带盐入市,盐商如逛集市般自行选择购买”
两人在值房里一问一答,对曹一夔担心的问题,魏广德耐心解答。
其实,最开始魏广德是有成立交易所,以大明现在对食盐等级分类进行现货和期货交易的,不过如此结果可能就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食盐堆积如山,而人口稀少的区域可能无人问津。
所以,以食盐为金融工具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而且,朝廷要的是地方上食盐价格稳定,而不是大起大落影响民生。
自然,此法虽然可行,但却根本不敢考虑。
毕竟,他是首辅,可不是金融寡头。
“灶户可依据商人给出的价格自行决定出售,他们只需將足够的食盐运至集市,就算完成对朝廷的赋,商人採买食盐运出集市时徵收盐税。
这样,也可以避免盐商合谋压低盐价。
毕竟,他们需要按时运出食盐供应地方,否则就是违规,盐运司自然可以进行处罚。”
魏广德继续解释他对盐政改革的设想,大明有两淮盐场、两浙盐场、长芦盐场、河东盐场、福建和山东盐场,號称大明六大盐场,占据大明食盐產量大半。
两淮盐场设有泰州、通州、淮安等分司,盐场总计超过30个。
两浙盐场设有嘉兴、松江、寧绍等分司,盐场总计超过35个。
长芦盐场设有沧州、青州分司,盐场数量也在20个以上。
山东盐场也设有2分司,盐场数量在15个以上。
与其它盐场相比较,明朝北疆盐场规模较小,盐场数量较少。
魏广德选择让长芦盐场为试点,重要原因就是长芦盐场负责直隶周边食盐供应,如果出现问题,朝廷也能及时处理。
至於山东、福建等盐场,规模多少有些偏小,长芦盐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用来做改革的合適目標。
“回去好好想想,擬个章程,不要怕出错,有错就改,有压力,往我这里推就是了。”
魏广德送曹一夔出內阁的时候,对他语重心长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