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人就敢在书上记录二十万,很多时候都被看成是为了押韵,为了让看的人舒服故意夸大,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是倭国人是真的多,明军已经控制的石见国,人口就已经接近百万。
这也是因为这里是矿区,本就滯留大量矿工及家属。
出產金银之地,本就豪富,矿工虽然收入微薄,但是在倭国也算不错的高收入,只是风险大了些。
也是明军推进迅速,毛利家甚至来不及武装这些矿工,就已经战败退守其他地方。
如果毛利家武装这几万矿工,也是够明军打的。
突袭战术在佐渡岛失败了,但是在石见地区取得成功。
当然,这也不算偷袭,大明出兵倭国是之前皇帝圣旨明发的,並没有保密。
只不过两国交通的关係,倭国没有收到。
本身双方也没有外交联繫,自然不算什么。
调整战术,要援兵,就是戚继光这次上奏的主要情况。
而此时的王锡爵已经抵达济州岛,作为魏广德拉拢的人,他自然知道如何做。
除了让人准备发运前线的粮草外,他也是等候来自倭国的战报。
邓子龙、刘綎登陆成功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但是真正完全控制石见地区才是目的,不是上岛杀几个倭寇就可以交差的。
相应的,他对佐渡岛还没怎么重视。
毕竟只是一个岛屿,还有徐乔安带领东海水师主力前往支援,想来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拿下了吧。
王锡爵扳著手指头,计算著时间。
他好歹是榜眼,这次出来也找老將官询问过打仗的事儿,知道如何盘算谋划。
只是,不管是魏广德还是王锡爵都没想到,大明东征打的最激烈的一仗,居然是从佐渡岛开始的。
而此时的佐渡岛上,明军已经把码头区域防守的固若金汤,大量水师福船已经靠岸,港口里只有炮船在游弋。
而在港口外,涇渭分明两支舰队相互对峙。
就在孙指挥、马千总费大力气终於拿下登陆点后,倭国九鬼水军主力也出现在佐渡岛附近海域,內明军巡逻炮船发现。
数百条战船杀气腾腾衝来,孙指挥得报后如丧考妣。
这次交战和前次不同,他还要掩护港口,没法和倭军水军在海上缠斗。
一旦他离港和倭军交战,一旦倭军派出一支水军进入港口,里应外合之下,马千总那点人马,怕是顷刻间就兵败佐渡。
就在他不得已召回封锁佐渡岛战船,打算固守港口等待援兵的时候,徐乔安率领的东海水师赶到,和九鬼嘉隆率领的九鬼水军在佐渡岛相遇。
如此,孙指挥带领船队固守港口,海上的战场则直接交给东海水师主力即可。
以倭军的水师,他可不信他们能击败明军。
虽然主力是那三十多条炮船,相比倭国数百条战船来说数量悬殊,但战术是完全不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