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

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3 / 3)

他们不但与匈奴纠葛甚深,利益捆绑很紧,还有人南下建邺为官——当年依附司马越之人,如先后当过司马越记室参军、世子司马毗之师、东海太守的王承。

甚至连在洛阳为官的人都有。

分仕各方嘛,世家大族老套路了。

但王氏主脉却依附匈奴。晋阳未破之前多年,王氏就派了相当一部分族人至平阳郡皮氏县定居,购地置庄园,招募流民,发展得好生兴旺。

李重不太看好太原王氏的未来。或许不会整体灭族,但祁县主脉肯定要被狠狠收拾,从今往后,大概只有王氏支脉存在了。

二十日中午,五千大军过轩车岭(今榆社县黄花岭),听闻侯飞虎已克壶关县,休整三四日,补给完毕之后,兵发潞县。

李重下令休整两日,等一等补给。

战至此时,没那么急了。

到了这会,他也拼凑出了上党的战况。令他惊讶的是,刘曜竟然没有西逃,而是选择与上党共存亡。

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以中山王之尊,总揽上党、乐平、太原、新兴四郡战事,一朝惨败,难道不要负责吗?

他就是跑回平阳,多半也是死,甚至会连累家人。

如果他战死在上党,家人就可得保全。

自己死,活家人,几乎不用犹豫,肯定选择牺牲自己了。

休整的同时,李重也没闲着,而是派出先锋游骑,至南方七十里外的武乡县,顺利招降此县。

上党连接晋阳的驿道,最险要之处就在后世榆社、太谷间。

南北朝时多设关塞,隋唐沿袭。如位于黄花岭的轩车关(这也是蒋谷大道的最高处,与丹朱岭类似),如位于榆社北的石会关。

因西晋时并州战事不如南北朝时激烈,故轩车关、石会关、长平关(丹朱岭上)等皆不存在,却极大便利了战事。

二十二日,大军再度南行,这个时候李重又收到消息:闻后方之败,壶口关守将出降。

“给刘曜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李重闻讯叹息不已。

刘曜的本领其实不算差,这几年没犯过什么明显的错误,他的失败与个人能力关系不大,更多的还是与匈奴国力相关。

壶口关一降,不但羊聃部蜂拥而入,就连梁公都会带着大军进入上党,刘曜已被四面合围,再无生路。

二十五日,大军进入浊漳水河谷,当晚宿营于松门岭之上。

此时,松门岭南三十里的襄垣县已为侯飞虎招降,其余诸县亦纷纷派出使者,接洽投降事宜。

战至这会,整个上党郡就剩治所潞县及西边的长子县未降了。

李重屯于松门岭不动,遣使者飞报梁公,请示下一步行止。

简单来说,他觉得南下没有意义了,不如调头北上,汇合刘灵,尝试围歼刘雅生部数千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最新小说: 又被疯狗盯上了[快穿] 儒道狂书生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