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年》这本书上市了之后,就期待这部电影。
其他观众一听,电影居然还有两个版本,顿时就不乐意了,歧视咱们内地人还是怎么滴。
“那边的版本和内地的版本区别不大,结局和故事结构没有任何差别,只是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动,使得电影更适合那边的文化和习惯。”郝运很淡定的说道。
这事早晚都会被人拿出来说的。
实际上,也确实没有太大差别,不存在尺度更大什么的。
毕竟这部电影不管在哪里上映都会有青少年看,都是咱们华夏一家人,何必非要毒害他们呢。
更何况,那边也不是没有审核。
郝运是不会自找麻烦的。
和安小曦一起又回答了几个问题,开始现场的抽奖环节。
抽奖是一种很常见的东西,郝运从小就看到过不少江湖骗子在集市上用抽奖的方式骗人。
他在没有得到系统之前,不是一个太聪明的人,但是他牢记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所以老板不会把钱财散给大家,所以他从来不去参与那玩意。
这一次抽奖的方式是弄了纸箱子,里边装满写了座位号的乒乓球。
安小曦把手伸进去搅拌了一下,然后拿出来了一个小球。
“10排2号,三等奖,恭喜你获得我们《那些年》的电影票两张,好好把握机会,可以约个想看的人一起再看一遍。”
10排2号的小哥开开心心的领了两张电影票。
接下来,二等奖,五张电影票。
雾草,这么多票咋用啊。
这还不算离谱的,当一等奖是十张电影票的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片方的套路。
可不就是片方请大家看电影嘛。
抠门啊。
抠死了。
但是拿到电影票的人一点都不嫌弃。
完全可以带女同学(女同事)去看。
至于十张……
哪有百分之百的命中率啊,不得广散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嘛。
这种电影票是兑换券,只要有余票,想兑换什么时候的就可以兑换什么时候的。
简单的搞了个活动,给媒体和片方提供一些话题,郝运和安小曦的任务就结束了。
郝运跟姜闻请了假,说等姜闻确定好了怎么拍他再过去。
杂事碎活就先交给路扬这个副导演。
他留在首都参加一下古筝十级的考试,上次没考过去,这一次必须要一雪前耻才行。
媒体的报道他是电影上映第二天才去关注的。
其实当天晚上就有一些互联网媒体和影评人在网站很显眼的位置给了这部电影足够多的笔墨。
电影寻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内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北掀起观影热潮。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一种回忆叫青春。
明天一起追《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