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讨论热火朝天。
原型机此刻正在忠实地扫描着众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记录,并且根据他们的行为特点分门别类的进行编号。
甚至因为记录的个体数据比较多,原本的个人模型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群体特性模型。
这意味着在后续处理的时候,有了群体特征模型的辅助,需要的运算量会相应的减少,而且可以很方便的和ai数据库进行对接。
进展过程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很多,这次发现让诺亚心情大好。
面对自己学习小组的成员提出来的问题,诺亚自然不吝回答。
诺亚一边观察着机械的运行情况,另一边分出一部分心神,回答着同学们的问题:
“任何机械都会有故障率和误差,这其实很正常。但是这款监视器却不是这种情况。”
“它在某些情况下数据失真的情况,其实并非是缺陷。”
“如果你们有查询到这款监视器的制作公司,就可以发现它是无界公司的出品。”
“这个监视器其实是一个系列监视器的基础型号,他预留了更多档位的数据处理接头和模式,当我们对他冗余的接触没有进行处理的时候,数据就有可能进入到这些接头导致数据的返回时间不一致,产生的先后变化,造成了数据的脏读。”
“只要我们对这一部分接口进行处理,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如果不想使用也需要跳过这一部分的接口读取,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这里面的处理逻辑涉及到中阶的知识,所以这里放置了警告标识,并且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数据失真,这并非说明它有缺陷,而是需要慎重选择,至少你如果想用,它就需要了解它的结构原理。”
“实际上,如果你有详细了解过就会发现,它的灵敏性、细致性和拓展性都远远超过其他的监视器,这也是我会选择它的原因。”
“在开始阶段,我们课题对于器械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监视器。”
“当然如果你要是连它本身的缺陷在什么地方都无法弄清楚的话,那么这个警告标识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听到诺亚的话,两个同学立刻开始尝试翻找资料。
他们通过ai接口打开型号界面,重新查看那个带有警告标识的显示器栏目,又仔细研读
发现上面的确是清楚的写着可能会存在数据失真和误读。
可想到刚才诺亚说的话,他们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ai得出答案一定是正确的,从来没有骗过人。
诺亚看出了他们的想法,笑道:
“在面对专业性的东西上面,ai的说明不一定是对的,又或者,ai知道问题的原理,但是受到权限限制或者其他规则影响,无法深入说明,所以用更简洁的方法直接标示警告。”
“总之可能性很多,谁知道它是怎么想的呢?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能够熟悉的驾驭这款监视器,那么它在同等层次的监视器中的表现遥遥领先。”
诺亚说完,随手将这个显示器的测试数据和使用记录直接放到了划重点知识网络上面,同时将知识网络的节点直接标注给两人看。
“懂了。”同学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原来如此,看来我要去学习一下了。”
看到诺亚有兴趣回答他们的问题,周围的同学更加热切起来。原本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能得到近距离的观察课题的进度,同时实地学习。
毕竟这件事在图书馆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就连高年级的同学都有听闻,向他们打听这边的情况。
“诺亚大哥,我想问一下这里……”
“诺亚我也有一个问题,可以解释一下吗?”
“诺亚……”
诺亚随便挑了几个有印象的同学回答问题,说道:“那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需要的监控程度远远超过了正常功率,散热和稳定就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那地方的结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里面的程序也是重新编写过,为了保证在不同时间段能够用最佳的监测效果,所以多做了一些判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