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方重勇要办的那件事,却是丝毫不能妥协的!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了!
这天一大早,张光晟就匆匆来访,直接进入议政堂找严庄,还带来了方重勇的亲笔信。
看张光晟一脸紧张的样子,又看了看信封上没有被人动过的火漆,严庄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越是局面大好,越是有极强的心理预期,临门一脚的那一刻也就越发紧张。如果破罐子破摔,反倒是可以放开手脚去办,不必想其他的,死马当活马医嘛。
拆开信,严庄面色数变,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严相公,官家怎么说”
张光晟疑惑问道。
“你自己看吧,反正很快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严庄将信递给张光晟,后者一看,瞬间了然。果然,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意外之所以被称为意外,就是因为它不会经常发生。
“张将军去准备一下吧,三日之后,便是庆功大典,到时候一切皆有分晓。”
严庄微微点头说道。
其实,方重勇在信中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的,只是说三日后大军便会从郭桥大营前往汴梁城献俘,包括天子在内,满朝文武皆要参加朝会。
而朝会的地点,便是在汴梁城皇宫。他让严庄安排好献俘的相关事宜,城内城外的治安,以及献俘该有的流程,都要事先准备好。
乍一看,这封信似乎并无不妥的,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的。但在信纸最后一页的左下角,有一个事先约定好的标记。
但凡是出现了这个标记,那便意味着某件“不可说之事”,已经到临门一脚之时,即将发动了!
有鉴于此,严庄和张光晟二人都很紧张且激动。
这个“献俘”大概率不是假的,也就是说,确实俘虏要献给天子,精锐部曲也要在汴梁城皇宫前,接受天子的“检阅”。
在外人看,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除了这些事情以外,还会发生什么别的事情,那就不好说了。这封信即便是落到外人手里,也不知道方重勇到底想干什么,顶多隐约猜出来而已。
这位方官家,平日里办事就是异常缜密。即便是严庄,也只是知道计划的一部分。至于到时候具体要做什么,那就按方重勇信中明示的来就行。
比如说,把非嫡系的部曲全部换防到汴梁城外,甚至汴州之外!
比如说,当日汴梁城各街道戒严,任何人都不得外出。
比如说,要提前控制武太后和天子,而且汴梁城皇宫的禁卫,也要提前换一批生面孔。
诸如此类,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小事要办。
一时间张光晟也感觉事关重大,连呼吸都变得不那么顺畅,只觉得心脏在砰砰砰的狂跳。
“嗯,下官这便去准备。”
张光晟对严庄抱拳行了一礼,领命而去。出门之后,屋外的寒风一吹,他那发热的脑袋瞬间冷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