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去抬口棺材,把它们统统埋葬
我要放进许多东西,但那还不是全部,
棺材一定要更大些,大得像珀尔托的啤酒桶”
夜莺小姐的声音终于变得平静清冷了,没有咬牙切齿的悲痛欲绝,也没有刻骨铭心的一往情深,她的声线和表情虽不开朗热情,但很得体,很礼貌。
就像对待街头擦肩而过的陌生绅士淑女们一样。
听众们感觉自己的心脏“彭”地一下碎裂成了几块。
“给我取来棺材架,木头要结实厚重,
它们一定要更长些,长过美因茨的大桥。
给我找来十二个大力士,他们一定要更伟岸些,
胜过圣河上骄阳教堂里的,圣徒塞巴斯蒂安。”
人声与钢琴都有着前长后短的不稳定节奏,塞入更多音符的和弦是厚重的,就如宽大结实的“棺材”,但范宁为它们所配的,是伴奏右手部分连音跳音的结合。
一群人抬着“棺材”摇摇晃晃走向海边。
“棺材”是诗人内心的想象,也不是现实存在的,如果他真的终于决定走出情感的黑暗,奔向光明的未来,所以,他会授意“那群人”如何去做呢
听众们紧握花束,用心聆听。
“有没有发现全是柱式和弦”这时名歌手库慈低声问自己的师弟。
“是的,全曲都是。”尼科林诺点头。
“不,不是这曲,是后面全部四曲”吕克特大师的声音隔了几个位置传来。
一众评委全部陷入深思。
对,好像自从“入冬”之后,这位舍勒先生从来没有写过其他的伴奏模式了
色彩仍然是丰富的,旋律仍然是精彩的,表情仍然是多变的但是从“织体”,即音符的组织形态上来说,什么分解和弦、什么琶音经过句、什么反复音型全部不用了,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柱式和弦
是他灵感穷尽了吗,没有人会这么觉得。
“这恰恰说明了梦境和真实世界有别。”吕克特低声喃喃自语,“虽然睡眠群像色彩缤纷,光怪陆离,情绪起伏不定,但细节各处却是隐藏着呆板模湖的不真实的疑问本质”
“他们得把棺材抬出去,把它沉到大海深处,
这么巨大的棺材,该有巨大的坟墓。
你们知道为什么,棺材必须又大又重
和它一起沉没的,有我的爱情和苦痛”
夜莺小姐在轻声吟唱中闭上双眸,此刻她的泪痕已经干涸,脸庞被衣裙的蓝影和红色的光晕印衬得娇俏依旧。
诗人选择自己的爱情全部埋入“棺材”之中,沉入海里。
“不再是柱式和弦了”
“太久了,终于起了变化”
“是水流声”
众评委双手撑桌,双股离席,身体长长地探了出去
只见在乐曲往昔的悲歌尾声部分也是整部诗人之恋的尾声部分人声消失后出现了一大段纯粹由钢琴带来的o独奏,跨越高、中、低三个音区的分解和弦,在范宁左右手的交替跑动之下,好似深沉而古老的大海海面波涛汹涌的形态
听众们听得呆了。
这个结局
这个凄美又诗意的结局
原来悲剧可以美得如此彻心彻骨、沦肌浃髓,简直达到了无上神妙的境地
四千多人尽皆怔怔地站了起来
海水剧烈翻涌的形态逐渐耗尽了它的能量,在范宁手指的精妙控制下,上方声部的流动高音化作了海面上一股股的小浪花,在几次升腾溅开之后归为平静。
“艺术歌曲当代巨擘”
“舍勒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