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这些年教出了不少学子,三年一次的会试选中的进士中,有三成都出自南境书院,而从南境而来的举子,基本都听过周家夫子的讲学。
书院的束脩不高,周家甚至每年都有资助贫寒举子的名额,被选中的人不止不需要出束脩,还能每月领笔墨费。在读书人中,地位尊崇。
周家并不以此为荣,相反,平时很是自谦,扬言都是皇上恩泽,给了太平盛世,才有众多学子可以安心求学。且周家从不插手朝中政事,只一心教学。
皇上每每提及周家,都颇多赞誉。
正因为如此,侯府才会求娶周家女儿,想要占周家这份名声的便宜。
凡事有利有弊,若周家真的把侯府告到銮殿上。往后可能就是半数朝臣和南境读书人的仇敌。
哪怕周父只是吓唬,侯府也不敢冒险。
侯爷急忙上前“周老爷,皇上政务繁忙,哪有空理我们俩家的鸡毛蒜皮”
周父头也不回“儿女婚事,乃是大事,这是你刚才说的话。”
侯爷立刻道歉“咱们两家的事,就别吵着皇上了。”他一把拉住周父,压低声音“咱有功劳,也不是这样用的啊”
这倒是事实。
周父轻哼一声“身为男儿,该上孝父母,下护子女。依我看,为了孩子没什么不能舍的。”
侯爷心里虽不信,又怕这读书人真轴起来跑去找皇上。再三道歉,急忙道“不就是解除婚约么我们解就是”
听到这话,秦秋婉低下了头。
她心情有点复杂,上辈子周月茹若是执意离开侯府,大概也能走,可她就是太温顺,太怕给双亲添麻烦。
以至于后来,周府看她病重,想要找侯府算账,因为中间有她一条人命,两家不可能和解。被侯府先发制人,整个周家都被清算。彼时虽然有读书人到了宫门处静坐求情,周家却还是被刚登基的新帝给判了全家流放。若没有读书人,兴许会更加惨烈。
所以,周月茹有个心愿,就是早早离开侯府,不想让自己成为两家争斗的源头,成为侯府对付周家的引子。
两家都答应解除婚约,事情就好办了。
周父和侯爷亲去了一趟户籍司,取回了二人婚书。
两人一走,周月皎没去,带着秦秋婉留在侯府等候。
侯夫人面色不好,吩咐人好生伺候。周月皎喝了一盏茶后,好奇问“听说三公子被我妹妹所伤,虽然是他半夜潜进我妹妹房中才有此一劫,可到底是我妹妹出的手,于情于理,我都该去探望。”
他站起身“侯夫人,刚好我爹还未回,不如您帮忙引下路”
侯夫人“”探望是假的,大概算账是真的。
她疯了才把这两人领去打击儿子。
眼看侯夫人不动,他叹息道“书院很忙,此事一了,我和父亲会赶回书院,听说三公子文采斐然,作为补偿,若他学识足够,或许我可帮他为家中长辈引荐一二”
话音未落,侯夫人立刻起身“请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