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醒悟过火,忙赔笑认错“殿下恕罪,臣女不是这个意思。臣女是想说先寄钱给温霄寒,请他帮忙存着,待臣女日后下去了才有钱继续还债。”
听她前一句话朱昀曦还只是纯粹的恼怒,后一句出来非但没起到补救,更遽然掀起真正的风暴。
看到他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剧烈波动,柳竹秋惊觉自己触动逆鳞,左耳风响,左脸已挨了重重一巴掌。
所有人都懵了,她还算其中最清醒的,下意识摸了摸的痛处,只见太子眼圈带赤,眸子里泪花凝聚,那咬牙忍痛的模样仿佛遭受天大的伤害。
知道他已严重失态,朱昀曦扭头离场。
侍从们慌忙跟随,之后隔着墙壁传来太子暴躁地吼嚷“孤王不想再看到她,让她滚”
陈维远很快转回,轻声吩咐柳竹秋“柳大小姐请随咱家来。”
柳竹秋窘促点头,以为他要逐客,却被他领到一间僻静无人的厅房。
陈维远关了门,指着她苦恼埋怨“你太不知轻重了,咱家从殿下出生起就服侍他,还没见他亲自动手责打过臣下,你是独一份啊。”
柳竹秋低头告罪“那都系一时戏言,我确实是写对联写昏了头,不小心冲撞了殿下。”
左脸转为肿痛,她忍不住伸手揉摸,也在为得罪太子一事暗暗着急。
陈维远已看到那迅速浮现的五指印,掏出药膏递上,温言劝解“你千万别怨殿下,他绝不是粗暴狠心之人,都因你刚才那句话触及他的旧伤,才令他情急失控。”
他在柳竹秋的好奇追问下讲述了一桩陈年秘辛。
朱昀曦出生后被交给一位姓宁的乳娘照看。那宁氏娟丽贤柔,与他亲同母子,朝夕不离。
朱昀曦六岁时即将行太子册封礼,某日在御花园玩耍,见那宁氏偷偷躲在假山洞里烧纸钱。
这在宫中是大不敬的行为,暴露后必受严惩。朱昀曦依恋乳母,保证替她遮掩,只问宁氏为何烧纸钱。
宁氏回答“奴婢先寄些钱给阴间的亲戚,等过去了才有盘缠用。”
朱昀曦只当玩笑,可没过几天宁氏便暴病身亡,尸体即刻被运走焚化,没让他看最后一眼。
“殿下心伤宁嬷嬷之死,多年来始终难以释怀,但他一直恪守对宁嬷嬷的承诺,除了老奴再未向其他人提过宁嬷嬷烧纸钱的事,以免她被追究罪责。你刚才那句话跟宁嬷嬷当时的说法一模一样,殿下以为是不祥之兆,急怒攻心下才出手打你。实则是因为看重你,怕你也像宁嬷嬷那样应了自己的诅咒啊。”
老太监的本意是感化柳竹秋,使其别怨恨太子。
柳竹秋却是理性永远占主导,揪住故事里的疑点探寻“陈公公,恕我斗胆多问一句,那宁嬷嬷的死其实另有原因,对吗”
陈维远惊骇而怒,摔袖斥责“柳竹秋,你是读书人,该知道杨修是怎么死的”
潜台词是太聪明的人都活不长,警告她别打听宫中的隐秘。
柳竹秋忙拦住他嬉笑赔礼,又拱手央求“我开罪了殿下,正是惶恐难安,还请公公帮我哄好他。”
她把朱昀曦当赏饭吃的东家,没掺杂太多个人情愫,荣辱都能等闲受之。若跟东家结了隔夜仇,于今后混饭不利,是以弄清太子发怒的原因后便想尽快修和。
陈维远也怕这一芥蒂妨碍主子的心情和健康,她这个肇事者能负起责任最好不过,便耐着性子让她出主意,答应帮忙斡旋。
朱昀曦闷坐多时,火气渐渐退下,吩咐侍从摆驾回宫。
陈维远禀报“有人求见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