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已经改成了她的大女主戏,本来四十五天的拍摄时间延长到了七十多天。
好在观众的反应非常好,网播量成倍地翻涨,不少不追剧的明星都在微博o出自己追剧时的心路历程。
纪宁也在那个月拿下了超话第一名,让大多数人正视了她超高的流量,她的优势绝非只有恋情和综艺。
粉丝打榜功不可没,当然更多的也取决于观众超高的讨论度,还有追剧党搜索出的天然热度,以及纪时衍一条微博都没发的照拂。
但纪时衍也不只是这个月没发过微博,往日里他就算一条微博没有也能月月稳坐第一,纪宁这个月能把他挑下来,也算是真的厉害,毕竟男星的粉丝素来比较能打。
胭脂煮酒也在拍戏日常中进到最后一场,作为女主,纪宁当然是最后一个杀青的。
天下太平,红绫贵为高不可及的女帝,驱逐了浣夏,也将男主锁进地牢。
最后一幕,是她黄袍加身走进昏暗的地牢,烛火摇曳却半点温存也无,女帝眼睛里是已经熄灭的光,和手握权力的渴望。
她被背叛太多次了,已经不需要爱了。
男演员踉跄着起身“你就打算这么锁我一辈子”
“一辈子好啊咱们谁也离不开谁了。”
她阖了阖眼,卸下那仅存的一丝疲惫,嘲弄般开口“谁也没有自由过,多公平。”
软弱一闪即逝,仿佛她这些年来孤军奋战的岁月,软弱从来最无用。
她阖了阖眼,一边脸上仍勾着笑意,另一边的眼角倏然滚下一滴泪,落至颊侧,被擦净。
镜头拉远景。
“卡”
最后一场戏一条过,纪宁松了口气,提着衣服跑到监控旁“ok吗”
“可以了,非常好”导演赞不绝口,“得意又无奈、满足又嘲弄,这就是盛世下繁华又落寞的一生啊,很精准,尤其是那滴眼泪,很好”
最终胭脂煮酒以高分高收视迎来了结局,成为纪宁第一部大爆的剧。
大爆和走红的定义完全不一样,红只是红,而爆则是突破了现有的受众圈,去到更广阔的市场也获得了肯定,成为了经典。即使很多人不看古装剧,却也一脚踏进胭脂煮酒的坑,给予这剧统一剧圈审美的高赞誉。
又学了一周的琴,纪宁进了同心圆的剧组。
这剧真是从开始到结束改名就没停过,本来都要定今夜月圆了,围读剧本的时候大家又讨论起名字,纪宁随口说了句“那怎么不干脆叫同心圆”
导演一琢磨,这名字朗朗上口,不仅圆满,还同心,还是个词儿,立刻一拍大腿“那就这个”
最后用了纪宁起的同心圆当名字,即使纪宁当时真的是胡说八道的,但导演仍觉得她功不可没,逢人就夸自己的小演员又会演戏,又有才华。
剧里有老人,故事也是由几代同堂而衍生出的,通过不一样年龄、地位、观念的家庭以及极品亲戚间的纠葛,折射出现今社会的很多问题。
老人就俩,还是几对主角同时的爹妈和爷爷奶奶,自然在剧组受到了不少尊敬。
纪宁去的时候给老人家带了奶粉,拍了近两个月杀青的时候,还留下了肩颈按摩仪。
就连剧组里的老演员后来接受采访时都说“要说对谁印象最深,就是纪宁这丫头,虽然是年轻演员,哎哟,是真招人稀罕。来的时候带了特别多奶粉,各种补钙的补什么的,跟我说奶奶要注意身体。我不是有颈椎病吗,完了走的时候还托朋友给我送了按摩仪,真听话,我要有这种孙女我也是做梦都笑醒了。”
不仅是表演,纪宁的人品也是受到了老艺术家们一致的好评。
那周末她也回家去看了老人一次,给四位老人都送了不少东西,有不舒服的还请医生上门来看病,临走的时候母亲还嘱咐她要注意身体。
她在外,父母知道她忙不常打电话来,一般都是给她发微信,她偶尔得空就会给家里回几通电话。
之前因为选择这条路和家里人闹僵了一阵子,但父母看她是真的喜欢、也走出了点名堂来,便由着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