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说,即将开启的河西之战,大汉所处于的劣势十分显著。
依着祁连山脉而设的河西各郡地形太狭长了,驰援唯有依靠骑兵,但大汉的骑卒太少而裹挟着匈奴与鲜卑的魏国骑卒太多,很有可能会陷入疲于奔命中。
甚至会被设伏围杀
譬如,当魏国将西海郡围而不攻,诱马岱部前来救援。以数百里的地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调遣兵力先将西凉铁骑围歼。
抑或者是魏国在攻打西海郡之时,可别遣两部千骑入冥泽周边与酒泉盐池扰而不攻,令马岱部陷入驰援何处的进退两难。
化解此困境的,大汉唯有扩招骑卒。
事实上,马岱与姜维已然得丞相首肯在扩招了。
先前的复凉州之战,他们二人督领的骑卒战损伤退共计一千三百余骑,此番扩招也仅是补全先前的建制。
倒不是没有更多的合适兵源。
令居之战中河西联军有约莫五千骑卒,被断绝归路后投诚于大汉。
出身河西的他们皆果敢且精于骑射,只需稍加演武便可成为合格的骑卒;且此番乃是护乡梓之战,无有临阵倒戈或不愿死力而战之忧。
但大汉却不能尽将他们收编。
很无奈的缘由。
如今的大汉朝廷委实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卒。
巴蜀之地的物力已然濒临枯竭,短时日内无有粮秣再支援战事;屯田数年的汉中郡与陇右仅能堪堪供应当地的驻军;而河西走廊各郡县属百废待兴中,屯田的出产对比当地驻军尚且入不敷出,以至现今与孙吴战马贸易陆陆续续转运而来的粮秣,皆用于供应河西走廊驻军与作为战略储备了。
毕竟,孰人胆敢断定,河西之战会持续多久呢
况且蜀道难并非虚言。
从数千里之外江东转运而来,这些粮秣至河西走廊后,如若能剩存一半便是万幸
此情此景下,丞相焉敢允他们扩招更多骑卒
抑或者说,套在大汉身上的无形枷锁地小民寡且军辎用度不足,在收复丰饶的八百里秦川之前,便不可能会消失。
唉
此乃时也亦命也
备受丞相器异的姜维,对朝廷的困境了然于胸。
是故,他细细询问张特事情始末罢,便做出了看似让众多斥候去送死的、有悖于军争常理的调度。为了在即将开启的战事中,大汉能少受些攻伐、减少些人力与粮秣辎重的损耗,他要提前给来犯的魏国内部种下一颗猜忌的种子。
即使,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先要付出不少麾下士卒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时光匆匆,时光弹指而逝。
入汉后历经数年的征伐,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然不是一名将率了。
而是被丞相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成长为督战一方的节帅,再怎么不济,也要能如魏延般可督领数部为大军前驱。
他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