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是秉持着不可令逆蜀得以修生养息时机的主张。
至于关中两万精锐先去江夏鏖战,再赶回来关中备战巴蜀,届时是否会陷入师老兵疲、难以临阵等不利,司马懿顾不得了。
或说,他已然没有更好的调度了。
令孙吴一战丧兵无数,未来数年内都不敢来犯
如此,魏国便能安心的征伐逆蜀。
“都督既有言,我敢不效命”
须臾间便明了其中利弊的杜袭,拱手而答。
天子曹叡既然将兖豫二州郡兵调往江夏,日后若战事不顺僵持,必然会从关中调兵去助战。与其坐等不知哪一日诏令来,尚不如现在便自发表请出兵助战,将关中兵出的时间制约在可控范围内。
且一旦孙吴退兵,增援东三郡的关中兵力亦可以转回来了。
此地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并非是驻军的好选择。
但源于如今魏国唯有从高平城出兵来犯陇右,这片东可至萧关、南可至街亭的高川便有了一座汉军营寨塞道而落。
陇右,瓦亭川。
郑璞乃是转运粮秣而来的。在各部将率皆各司其职的时候,闲在冀县的他便当仁不让的操持些督粮秣之事。
而如今他要去的地方,乃是汉军的葬地。
镇守之军,乃是受右将军吴班节制的句扶部。
此刻,他正与郑璞并肩缓缓行在山道中。
伴着最后几滴马奶酒敲落在坟茔前的沙砾上,郑璞将酒囊随手扔给扈从乞牙厝,出声招呼在不远处怔怔看着远方的句扶,“孝兴,归去了。”
性情慷慨果敢的句扶,最不耐这种感伤气氛,故而在郑璞横笛时便离得远了些。
因为此地道路亦唤做萧关道,他数次在此地督军鏖战,也数次亲手安葬了许多战死的袍泽。依着他的习惯,既然临此地了,必不可免要前去坟茔前横笛一曲。
“滴答答”
待走入山道弯拐处,回首亦望不见那些坟茔后,他方轻声发问,“子瑾以为,此番逆魏兵扰河西,我部可有临阵之时否”
“呵”
“哦,好。”
应了声,句扶身手矫健的从山石上跃下。
不出意外,句扶顿时唉声叹气了起来。
他委实是许久没有临阵了。
早就习惯目睹生死的郑璞,闻言不由轻笑了声,作戏言道,“孝兴乃是在此地驻守久了,便汲汲临阵邪”亦不等句扶作答,他便微微摇了摇头,“河西战事起,逆魏是否会遣兵来攻此地在于两可之间。不过,依我来看,几率不大吧。”
“唉”
逆魏郭淮督军出扰陇右与祖厉城,他扼守之地乃首当其冲。
但丞相那时有命各部坚守即可。
自前番随着丞相迎战大举来犯的曹真后,他便一直驻守在此地,百无聊赖的羡慕着郑璞、关兴与姜维等人在复凉州之战中大放异彩。如今已然拉开序幕的河西之战,他又无缘参与其中,如何不意兴阑珊呢
自然,他并非一直都无所事事。
求战不得的他,竟是连对方损耗粮秣都操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