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蜀臣 > 第441章、不败

第441章、不败(3 / 4)

假戏真做,自然便是让邓艾与费曜故意逼反杂胡部落,且稍微放宽管制,让彼等有机会自发去寻逆蜀投诚了。

损人不利己,则是要让逆蜀觉得,信了杂胡部落的投诚便有机会重创魏军,且哪怕是杂胡乃诈降诱敌深入,亦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是故,依着屈吴山营寨内的士卒、大河对岸的无数床弩与霹雳车以及看守士卒,都是设谋的弃子。就连两大囤粮地之一,都可以让逆蜀焚掉

这也是邓艾将杂胡部落的妇孺安置在邸阁附近、遣入屈吴山营寨的缘由。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诱蜀军渡过大河。

盖因司马懿知道,如若蜀军没有渡过大河,即使是魏军设伏成功了,亦无法在野战中取得胜算。

没办法,以敌我士卒的战力与士气推算,委实令人不敢心存侥幸。

故而他退而求其次,只想伏杀渡过大河的蜀军

且此举亦是为了在设伏兵时,不会被蜀军警觉的考虑。

或是说,先送己方士卒入死地,再付出一座营寨与无数军械器械,且还要计算伏兵鏖战时的战损即使伏击成功,魏军要付出代价亦不会比汉军的死伤少,如此两败俱伤的伏击,似是很不明智、不可取。

损人不利己、得其弊而不得利,何苦大费周章设谋呢

但若是从司马懿个人、国与国的角度出发,便会发现伏击乃是利大于弊。

一者,自逆蜀出兵陇右以来,魏国失利太多次了,不管是司马懿还是雒阳庙堂都急需逆蜀一场失败,来振奋雍凉各部的军心与锐气。

另一,则是双方的国力、战争底蕴不同。

对于地小民寡的逆蜀而言,与魏国两败俱伤各自丧兵数千,乃是不败而败

而对魏国而言,于士卒战力无法比拟蜀兵与更容易恢复战争底蕴的实情下,两败俱伤,乃是不败而胜

当然了,想要伏击成功,司马懿还要考虑一个问题

以魏国在贺兰山以南仅有八千余步骑的兵力,很难具备伏击的优势兵力。

因而,他再次遣胡遵去了一趟朔方郡,声称他将亲自上表雒阳,请曹叡在此战后册封南匈奴左部刘豹为大单于

然也

如今跟随在费曜身后的近万骑,有近八千骑皆是刘豹的族众

至于,原本心有贰意的刘豹为何此番如此配合,以一落出一丁的方式倾力来战嘛

胡遵还传达了司马懿另外一句原话,曰“右部刘诰升爱虽亡,然去卑有功于朝,天子与雒阳诸公皆宠之。”

话语说得很隐晦,但刘豹一听便知是何意。

彼无非是在威胁“顺我魏者昌,逆我魏者亡。”

如果刘豹不愿出兵配合魏军,那么司马懿将会上表雒阳,扶立去卑的其他儿子继续监南匈奴国

只要冒顿单于的血脉不是仅剩刘豹一人,只要南匈奴依旧栖居在并州境内,魏国便有无数办法让刘豹永无染指大单于之位

甚至,以后会扶立其他人将刘豹的左贤王也替换了

一边是大单于之位,一边是魏国永无休止的打压,刘豹很快就做出了抉择。

但他不知道的是,胡遵在领命前去朔方郡之前,还出言谏劝司马懿此举不妥,如令刘豹继位大单于后恐会诱发边疆新的动乱。

对此,司马懿不以为意。

曰“身入局中,永为棋子矣,何患之有”

令胡遵恍然,欣然而往。

最新小说: 十里芳菲 惊悚游戏:女诡怎么都是我前女友 开局得到九本天书罗天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杏山仙寨 终极:这个时空我守定了! 我自九天来 天行剑祖 修仙从养蛇开始 疯魔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