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盈的妃子,刘长没有选择将她们赶出去,而是给与了她们选择,若是愿意回家的,可以送回自己的家乡,当然,若是愿意留下来,可以继续待在自己的宫殿内,而刘盈的诸多子嗣,也都封了爵,除却刘祥这个早已封王的嫡子,刘盈其实还有一个嫡子,也是与大曹所生的,叫刘朝,年纪尚小,刘长就封他做了张掖王,将河西国内的张掖郡封给了他。
也算是封到了他哥哥的身边。
自从刘长登基之后,还不曾有全国郡守以及诸王一同前来长安的情况,刘长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要借着这次召集众人的机会,推行一些很早就
想要做的事情,了解一些地方的情况,见一见许久
不曾相见的众人。
而做好准备的人却不只是刘长。
在御史府内,众人坐在下方,安静的看着晁错。
上次的谣言,说晁错期待太上皇死掉,这样就可以召集天下的诸侯王,一网打尽。
虽然这个是谣言,但是还是有点道理的,诸侯王在长安,是斗不过三公的,若是在地方上,还能借着天高皇帝远来抗衡,可是在这城池里,三公随便调用几十个甲士就能抓住他们。
晁错却不敢表现出半点欣喜或者期待。
他只是平静的看着众人,提醒道「虽然诸侯国是一定要削弱的,但是现在是大行皇帝驾崩的时候,并非是削藩的时机,诸王很快就要到达长安了,在这段时日里,诸君莫要糊涂,避免与这些人起什么争执若是无意被人抓住把柄,坐实了过去的谣言,那整个御史府都要遭受大灾厄了。」
众人也都明白晁错的意思,答应了他。
果然,在被背刺之后,晁错还是谨慎了不少,至少不会乱来了。
陶青有些不悦的说道「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晁公向来都是说什么为了天下而要舍身取义,如今何以如此害怕呢」
「天下的郡守和诸王都要前来,各个府邸都在准备,想要完成自己的想法我们御史府平日里叫的最大声,此刻却什么都不做,难免被小人所耻笑啊。」
晁错眯了眯双眼,「谁说我们什么都不做呢」「对付不了诸侯王,那不是还有郡守吗」
「你们可莫要忘了,御史府的职责不是削藩,而是整顿吏治,说吏治,如何能避得开这些郡守们呢」
「诸侯王要限制,郡守自然也要限制,有些郡守,在自己所在的郡内,俨然就是诸侯王的模样,以郡为国,肆意安排自己的亲信,难道能危及庙堂的就只有诸侯王吗」
「可郡守是庙堂所委派的,难道还要限制他们吗」
陶青急忙开口询问道,晁错瞥了他一眼,「我倒是忘了,陶君的家,跟很多郡守都有亲」
「晁公我也并非是因私废公之人只是这郡守乃是为天子治理地方,与诸侯王可不同,您要对付他们,这难道不是在对付陛下吗
」
「呵,对付陛下」
「陛下让他们治理地方,可不是让他们搞什么以郡为国的。」
「还学诸侯王征召地方的名士,肆意安排他们的官爵,过去庙堂让他们举荐有用的贤才,他们就举荐自己的亲戚,后来不许举荐亲戚,他们干脆互相举荐陛下废除举荐法,他们就开始自己征召,不举荐给庙堂,直接自己安排这样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局面这难道不是需要改正的地方吗诸侯王都不敢如此肆无忌惮」
「现在有考核法,就得杜绝郡守的举荐,征召甚至还得防备他们在考核里动手脚,泄露题目,弄虚作假要遏制地方,首先就是不能让他们轻易的聚集人才,只要各地的人才是心向大汉的,就不足以动摇国本。」
陶青皱着眉头没有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