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很久,若是想要对付这些大族,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权势来胡作为非,还是要按着我所说的,放弃世袭,设立无军功递减制但是这个制度目前还不好施行,要先改了制,内外皆平的时候开始着手推行此令所遭受的反对肯定是最大的,但是关系也是最重大的,至于善后之事,这就不劳烦你了,我会出面来安抚好宗室的。”
“至于那沛郡,我也举荐一个人让夏无且去那边吧,他先前在那边教导弟子,救济了不少人,名望很大,让他坐镇沛郡,不能起到其他作用,却可以安抚好百姓,也有利于晁错的做事。”
刘长将这些话都记了下来,“四哥我都知道了”
刘恒长叹了一声,“长啊,做事不能只是图快,要考虑周道,谨慎而为,除枝不除根,无用之政也”
“你作为大汉皇帝,尤其是要谨慎,你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是好的影响倒也算了,若是坏的,那就出大事了,你可知道我为什么总是要劝你节俭吗”
“为了不浪费”
“还是因为你的影响力啊,你如今的成就,早已是无人能比,后世的君王,肯定都是以你为荣,会效彷你的行为,你若是以勤俭,那后来的君王都会将勤俭当作是自己的美德,起码他们骄奢淫逸之时,会有大臣用你为例来劝谏他们这是有利于千秋的大事啊,你难道不想让后世的子孙都如同你这般吗”
刘长迟疑了片刻,忽然有些激动。
“兄长,我现在的成就当真已经无人能比了吗”
刘恒沉默了许久。
“竖子
”
“合着我说了那么多,你就记住了这一段是吧
”
四哥离开了厚德殿,随即前来的便是左右国相。
两人前来禀告国事。
张苍终于老了。
这位长生不老之相,在保持了同样的相貌几十年后,如今的身躯,终于开始有些句偻,那高大的身躯变小了些,浑身皱巴巴的,不再像从前那般硬朗,行为和语言也开始变得迟缓了一些。
但是,这并不让人奇怪,因为,这位大汉国相,今年已经九十岁了。
若是在这个年纪,他还能像从前那样精神奕奕的,那大家反而该害怕了。
作为庙堂里年纪最大的大臣,张苍总是能让人下意识的忽略掉他的年龄,毕竟,现在的他看起来与其他老臣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外人看来,他其实也就是七十多岁的模样。
“改制之事已经完成了分了门下,尚书,中书。”
“门下之令称侍中,尚书之令称仆射,中书之令称令。”
“御史仍以旧制,不与三省之内。”
“以张不疑为侍中令门下省,老臣自领中书之令,以陆嘉领尚书仆射。”
刘长点点头,随即勐地惊醒,问道“那我师父呢他担任什么啊”
张苍平静的回答道“自然是担任三公,三公依旧设立,作为给与官员的殊荣,不再掌实权,九卿皆归于尚书府门下,设诸曹。”
“那您现在就是国相领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