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扇立好,李君阁开始扛着横梁上楼梯,嘴里还不停念叨
“上一步,一横长,刘秀十二走南阳。姚期马武双救驾,二十八宿闹昆阳”
阿音在下面笑得打跌“还好意思唱上梁歌,要是阿冲叔见着你这样的的房子,还不得把嘴气歪喽”
李君阁笑道“别闹严肃点,我们可是排方立扇一步不差走过来的,呃,虽然简陋了点”
将横梁安好,一个立方体框架就起来了。
然后拿藤条捆扎各个交接处。
之后在四根两米长的毛竹筒上锯出一些洞,拿五米长的中号竹竿插洞里,将两根毛竹筒穿起来,竹筒间距四米,两头各留出竹竿们半米的梁头,绑上纵向的竹竿做成田字格子,这便是两片屋顶架子。
将屋顶拖到梁上搭到一起,一个房屋的框架就完成了。
房屋占地十二个平方,阿音看得咋舌“二皮,这得多少草才能盖满啊”
李君阁呵呵笑道“谁说要用草了我今天下午就把屋顶盖起来你信不”
阿音笑道“你吹牛”
李君阁笑道“真的,只要你的碳末树胶能跟上,我就能把屋顶盖起来。”
阿音说道“好碳末多的是,树胶我吃过饭就去找,我看你怎么把屋顶盖起来”
干活的时候一天两顿饭在乡下是常事,阿音去找树胶去了,李君阁开始锯大毛竹的竹节。
将粗细均匀的中段截成两米多一截,那木楔子从中剖成两半,然后去柴火堆里翻出一根带横根的柴根格篼,拿锯子改造成一个卜字型的粗实棒子。
挑出一块大小合适的燧石安放在木棒顶部和小横梁之间,拿细藤绑上,这就成了一个石锄头。
然后拿这个锄头将毛竹中间的隔断全部刨掉,估摸了一下需要的用量,又去竹林子里锯了一堆回来。
生竹子加工起来就是容易,没一会,地上摆了一地的竹瓦。
然后李君阁开始往屋顶上加瓦,都是底部朝上倒着加,这样毛竹上剩余的一些枝杈桩子正好可以挂在屋顶用来当做横桁的竹竿上。
这样挂上去的瓦肯定参差不齐,不过李君阁留有余量,拿细木棍沾上碳粉树脂再竹瓦上做上对齐的标记,重新将瓦取下来改齐整。
等到阿音拎着一篮子树胶回来,看到满地的竹瓦,惊叹道“哇二皮你真聪明居然能想到这法子”
李君阁哈哈大笑“咦宋朝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你没读过吗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我这是照猫画虎依葫芦找瓢啊。”
阿音笑道“好像读过,不过完全记不得了。”
李君阁说道“那等有空我背给你听。这老先生把竹楼说得那叫一个高妙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不过他说的这些我们可没工夫玩。”
阿音笑道“是啊,那是士大夫们的雅兴。不知道劳苦大众的艰辛。”,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