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魏国公一来一走,将豆蔻年华少女心都带走了
总是说,男人好色,其实女人也不惶多让不就是那琴师是个中年瞎子吗不如魏国公俊吗当然,让她选,她也会选择魏国公。她向来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的胃也诚实,品偿了点心,觉得好的,就悄无声息的收入空间。有些收获,才不会失望而归。不能白白费时间陪玩吧。
赏花会结束后,周兰昕就回了平民区周家小宅,因她知道周太太在家盼着她回去,好与她说一说赏花会的情景。
事实果真如此,一回家,周太太就拉着她问赏花会如何
周昕想了想说“菊花很美,菊花宴也很好吃。大家做了很多诗文,又有人抚琴。”至于大唐公主与郡主身穿男装过来晃了一圈,魏国公在花会上受到的众女追捧,周兰昕没有说出来。她是不想在这个故事中去追求个人幸福,只想完成任务罢了。但,有男色送上门来,她也会收的。
周太太仔细地端详着女儿,十四岁的姑娘,杏眼,小嘴,鹅蛋脸,气质清雅,一看就是满腹诗书,不媚不娇,端庄大气满意地笑道“其实参加这样的花会是最累的,你回去歇着吧。这一回,将侍女带上吧。”这唯一的闺女,大约也留不了两年,心底咏上不舍来,伸手摸了摸闺女光滑如玉的肌肤,丝绸般的长发。
“好的,娘。”周兰昕依着母亲低低地应着。要是以前有人说参加赏花会很累,她一定会反对,看看花,赏赏景,找个角落吃些美食,又没有什么正事要做,不像在现代时,拉多少客户,谈多少生意,怎么会累呢,但现在她确实觉得有些疲乏。
片刻后,周兰昕依言回房,换了衣服,晚上又修炼了一回,虽没什么气感,心底还是觉得好些。
到了这里后,她没有找到丹田内的小树苗,身子也进不了那个种植空间,不知缘故,开始也会惊慌失措,久了,也就习惯了。更何况她还会隐身,她还有储物空间。
次日一早,便叫了马车,回了王家闺学。
接下来的几天,闺学里缺席的豆蔻少女一直比较多,王家的姑娘们在赏花会后也都要休息休息了,从小锦衣玉食的豆蔻少女,受不得一点点累。
见此,周兰昕一思一想,就借着这个机会悄悄出了王家。
次日上午,周兰昕穿上了同胞胎哥哥的旧锦服,便装做进京的书生,让家里带来的侍女穿着胡服,扮成书生的小厮。开始,还不配合,但她吓唬她,不听话,卖了她。
据哥哥说过,长安有一百多万人,什么样装束的都有,而大家之间都相互不认识,并不用担心会有人揭穿他们。
纵使听了无数次长安城的繁华,但是亲眼所见依旧是巨大的震撼各坊有如棋盘般的整齐划一,坊间的道路都铺着青石板,走到大街上就见道路比起营州要宽上十倍,两旁有排水沟渠,又种着柳树、榆树和槐树,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便是大唐的长安街
此景此行,周家主仆只剩下目瞪口呆了。
当小厮打扮地侍女不小心感叹出了声时,旁边有人用见怪不怪的语气告诉她“这还算不了什么,朱雀大街比这里还要宽上差不多一半”
周兰昕回头一瞧,是个年轻后生,淡淡一笑,拉起羞红着脸的侍女先去了东市,道“那边卖各种好吃的多,还有很多大酒楼。”来长安两年,早就听哥哥们说了无数次长安城。两年来,两个哥哥的气质也大变了,从营州土少年变成了长安公子哥儿。如今他们一位是大唐举子,一位是大唐秀才。
周家主仆俩从东市的一侧进去,见门前很多人在等侯新出炉的吃食,香气一阵阵地透了出来,两人互视一眼,侍女向周兰昕说了声“小姐,你等着”自己挤了进去,没多久拿着两个羊肉吃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