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4)

许贵妃派出去的死士到底是还没找到下药的机会。

第一,因为这一连串的事情之后,整个京城都戒严了,再有形迹可疑的人,只要被揭发,直接送进牢里再查是否抓错,端是不肯放过一个可疑人物。

第二,京城戒严,皇宫和各王府只有更严的道理。现在人人自危,生怕漏网之鱼来寻事体,倒是让平时疏筛子似的东宫也严密起来了。

第三,则是因为十日醉量少,未有十足的把握,不敢随意浪费了这仅剩的三人份。

许环环其实一直是很有耐心的人,不然也不会在第一个儿子死了之后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十日醉的原料石榴皮、樱桃籽、苦杏仁、石斛根、雪莲叶、蜂尾针、蟾蜍血、白蛇蜕、虎牙髓可惜缺了猫熊屎,只能用棕熊屎代替。

若是当初再跟着宁姑娘一阵子,我许是能学到更多东西又或者是,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

后面这一点,许环环不愿去设想。

因为时至今日,她完全不后悔从前的选择,人往高处走,自己想要活得好一点,有什么错

而另一边,育婴堂的胡嬷嬷听闻太子想要迫害仅存的几位手足之时,喃喃自语“沈家小子还不算太笨。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徐业,该你出场了。”

最后一步,就在今晚。

谁也不知道为何太子殿下忽然在傍晚边就发起狂来。

彼时,皇太孙带着门人求见太子。太子在谈事情的时候惯来不喜欢别人在旁伺候的大约也是担心隔墙有耳吧。想来,很多达官贵人都有这个习惯。

谁也没料到,偏偏是这样一个习惯酿成了惊天惨案。

原来,太子竟然有失心疯发作起来六亲不认,居然提剑追砍自己嫡亲儿子。

皇太孙带着的门人徐业也算是忠心,舍身给主子挡剑,但是他本就是一届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而发了狂的人原本就有一股蛮力,只见太子一脚踹开徐业,狞笑着就追着皇太孙出了书房。

太子书房附近伺候的人都听见了。

听见了太子自称“朕”,还对着皇太孙叫嚣“父皇您该死就快点死吧,我会叫小十六下去陪您的,反正您也只偏疼他。”“父皇我做了这么多年太子,已经等不住啦”

是了,皇太孙水修远和今上年轻时候的模样极为相似,这也是东宫摇摇欲坠几次又能重新站稳的原因先有皇后未死之前的寰转,也有皇帝后来的移情。

一时间,听见太子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的众宫人真是觉得眼前一黑。他们知道不论太子这回是发什么疯,完事之后,他们这些宫人的命恐怕是保不住了。

又有皇太孙水修远的政治素养太高了,在听闻他父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居然条件反射就去瞪视周围的宫人想要封口,浑然忘记了自己正在被追杀。

最后就是因为这么一犹豫,惨案发生太子挥剑将他嫡亲儿子刺了个对穿。

之后,太子又将剑从皇太孙身上,滴滴答着鲜血指着周围的宫人,叫人喊他“万岁”。

一群太监、宫女如鹌鹑一般,畏畏缩缩地跪下呼万岁。

这一出闹剧是太子妃曹氏带着禁卫过来制止的,这个时候,堂堂一国储君,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龌龊不堪,一点从前风度翩翩的样子都没有了,叫人不得不感慨这越是光鲜的人呐,越是心里头藏着戾气。

也是太子妃亲手搬起花园的一盆绿植,直接从背后给了太子一下,禁卫才有胆子上去制服太子殿下,至于那倒霉的宫女,如何凄惨,难以用言语描述。倒是暗合了从前隐隐约约的小道消息,说东宫秦侧妃的家人经常出去采买小丫鬟,还专门要年纪嫩的那种。

之前只是风传,现在倒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了

所见之禁卫莫不在心里唾骂一句禽兽。

再后来。

太子妃涕泪横飞地抱着皇太孙的身子,叫人去请沈千针。

“母妃,我”我不明白、不甘心、我怕我会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修远不怕,沈千针马上就来了,你一定会没事的。”

最新小说: 快穿:爆改!炮灰女配不干了 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全球冰封:出国囤积亿万物资 相亲节目表白被拒,逮捕女嘉宾 万界守门人 我的梦境会成真 贞观合伙人 同伟你去给侯亮平两个大逼兜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抗战:从北方军阀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