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3)

当然,能走到这一步,留下的自然也不是不通文墨的莽夫,毕竟武童试就得默写武经呢。

宝玉是会试第一名,座位被安排在最前头,顶着满朝文武的打量,他淡定自若地磨墨,只等发卷。

在场的人几乎都见过贾瑛,远的譬如从前献抽水机那一次不说,就说上元节前乾清宫的变故里头,二位阁老之一的蔡阁老还被贾瑛救了一回呢。

等到因为东宫属官未明的时候,有许多人觉得贾瑛碍事,纷纷攻讦,也没见贾瑛挟恩图报的要求自己开口替他说话,倒是叫蔡阁老高看一眼。

众目睽睽之下,十六也不好与宝玉打招呼,只是时不时就有个眼神飞过去,看到宝玉在最前头的考位上,淡定自若地坐着,十六觉得自己真实xx不急太监急,白替宝玉瞎担心。

三尺木案、坐蒲团,

一角冰盆、冒寒烟,

一方砚台、两条墨,

一翁清水、三杆笔,

一腔热血、欲报国。

若得金榜题名,且看金鳞化龙。

发卷的时候,只听闻纸张的刷刷声。

策论三题,分别就是关于其水师兵法、防守要义、倘周边诸国来犯的用兵之策略。

宝玉打好腹稿就提笔

“臣贾瑛,年十七岁,系京城人士。由太初四十二年乡试中举,应太初四十二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这一段回头会被糊名的,只有在定下名次之后才揭开”

又写“臣对臣闻,慎固封守者先事之防,敕宁武功者保邦之大臣谨对。”

每题也就写了三到五百字,文不在多,精辟就行,又因为宝玉有从前看电视的经验、射阳县民夫搞自卫队的经验、以及在江南水师呆了几个月,写出的内容要比一般考生言之有物多了。

写完之后,宝玉又细细读了一遍,修改了几处应该避讳的字,这便到了吃饭时间,干巴巴嚼了一个肉饼子,又就着几口温水漱了口,不说多难吃,但是也没啥滋味。

然后就要开始誊抄。

尽管将下笔的速度控制得慢而又慢,宝玉还是比其余武贡士要完成得快多了,在一众埋头奋笔疾书的考生里头,分外显眼。

有看不惯他的譬如礼部尚书便在心里嗤之以鼻如此飞速完成了策论,莫不是随意涂写的

也有天然对宝玉有好感的兵部尚书,暗自点头觉得贾瑛真是一栋梁之才。

待到沙漏滴尽,便是交卷之时,监考官来一一收卷,收到最末的时候,突然一考生呼号大叫,几欲发狂,又伸手阻拦考官收卷。很快便有一队禁卫冒出来将这失态的考生拖走了。

可以预料,明日来考弓马的又要少一人,便成了五十四人。

出了太和殿,各家的车马都在宫墙外候着。

最新小说: 快穿:爆改!炮灰女配不干了 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全球冰封:出国囤积亿万物资 相亲节目表白被拒,逮捕女嘉宾 万界守门人 我的梦境会成真 贞观合伙人 同伟你去给侯亮平两个大逼兜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抗战:从北方军阀开始崛起